同時,要以穿著表現自己的個性,因為與人第一次交往,別人往往是從服飾上得來第一印象。著裝要表現個性、特色,給人舒服的感覺。
要針對大老板關注的事予以刺激,要盡快發現對方關心注意何事,找到適當的話題,抓住對方的注意力,刺激對方對自己的興趣,話語要力求簡潔、有獨創性,使對方產生震撼,留下較為深刻的第一印象。
最後,適當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贏得大老板的青睞。大老板一般都愛才、惜才,如果你一貫表現出對他意見的讚同,不敢表現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會反感你的。因此,適當地表現自己的獨特才幹,是會受大老板喜歡的。當然,你不能表現得太過鋒芒畢露,讓人一見就覺得有喧賓奪主之感。
與大老板有過幾次接觸,並感覺到他對你態度不錯,那麼別出心裁送贈禮品是聯係大老板情感的重要方式。這要針對大老板的具體情況,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委托他人。不一定昂貴就是好禮品,要贈送,就要送他特別喜愛的東西才是。同時在贈送方式上也要別出心裁,從包裝樣式、贈送儀式都要顯得別具一格。
寫信是交流思想、聯係感情的好方式。隨著電訊事業的發展,電腦技術的開發,很多人都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聯係,很少再看見以書信方式交流了。你用書信方式向大老板請教問題,交流思想,他會感到很親切,所以這是你結交大老板的恰當的方法。
合作中忍耐是致富之道
為人處世,常常需要忍耐。因為人不是萬能的,總有好多事情自己沒能力解決而無可奈何。暫時的忍辱負重,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做人就要培養一種大度,懂得忍耐有利於成就事業,意氣用事會錯失良機。楚霸王項羽是英雄,但他沒有成就事業,因為他不懂得忍耐。與楚霸王相反的是後來打敗他的韓信。韓信也曾經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裏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拚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麵,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韓信深知忍耐的道理,不必以對抗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並非軟弱不可欺。試想:假如韓信一時衝動刺死那個年輕人,情況又會怎樣呢?他隻能亡命天涯,命運可能是另外一種情形,自然就不會有後來的封侯拜將了,曆史也許就會重寫。忍讓並不是怯懦地躲避,而是有意識地忍耐,為的是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忍耐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關鍵要在具體環境裏,能理智地分什麼重要,什麼不中藥;什麼是原則問題,什麼是非原則問題;什麼必須現在解決,什麼可以暫緩解決。忍耐能讓人獲得幾回,爭取更大的空間。
溫州人雖然能夠忍受經商中的諸多之苦,但他們敢於經商、善於經商的原因卻是忍受不了貧窮之苦。從地理位置上看,溫州一麵臨海,三麵環山,且多為高山深壑,行路難不亞於蜀道之難。對此,孟浩然曾用詩這樣描述:“我行窮水國,孤帆天一涯。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直至一九八九年,沿海十四個城市中,也隻有溫州既不通鐵路,也沒有機場。由於自然條件先天不足,又地處海防前哨,長期以來,國家除了從戰略角度考慮,在溫州修築必要的軍事設施外,經濟建設投資很少很少。但溫州人忍受了很多非議與磨難,不會因為外在的壓力而停止自己賺錢的步伐,而是積極開拓,自強不息,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奇跡。
還有一種忍耐不是對某人或對某事的忍耐,而是對自己心性的忍耐,即耐得住寂寞,是“十年麵壁”,是“十年磨一劍”,是“十年寒窗”。欲成大事者,耐得寂寞是其基本功。耐得寂寞並不隻是消極的淡泊名利,而是在別人不知曉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進取,奮發圖強。
對一般人來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對商人來說,忍耐確實必須具備的品格。要想賺錢,就必須要有“忍”的精神。古人所說“和氣生財”,就是指透過忍耐來大道和氣的目的。南方人能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忍耐。為了能賺錢,他們能忍受種種痛苦:浪跡天涯、拋妻別子的思鄉之苦,髒活累活苦活全做的身體之苦,屢遭白眼與冷嘲熱諷的心理之苦等等。
有一富翁給別人的經驗之談是:賺錢就要以“忍耐”為重。即使身處逆境或貧困深淵,也要相信明天一定能成功而堅忍不拔。例如,當生意失敗、公司破產,你遭受極為慘重的損失,深知想要自殺時,你也必須忍耐,不可放棄鬥誌。如果工作得不到預期的成果,就要把痛苦當作經驗而忍耐下來,相信總有一天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