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有錢一定要大家賺(2)(3 / 3)

目前世界上使用視窗軟件的個人電腦已經達到85%,但微軟公司仍不敢無視蘋果與其他大軟件公司的合作,它們一旦取得某種突破,則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市場衝擊,影響到微軟公司的經營業績。

若及早將蘋果拉到微軟一邊就可以減小對微軟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微軟公司的經營安全度。

蓋茨還考慮到了法律方麵的問題。美國《反壟斷法》規定,如果某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定標準,市場中無對應的製衡產品,那它就要麵臨反壟斷方麵的調查。也就是說,若蘋果公司徹底垮了,那麼微軟公司操作係統軟件的市場占有率(約92%)要受到美國司法部門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按《反壟斷法》進行質疑。若真那樣,它為這場訴訟要付出的費用將大大超過它能從蘋果讓出的市場份額中賺取的利潤。

而且,到時候可能會有大批的麥金托什愛好者們紛紛投入到微軟的競爭對手的陣營裏。而如果現在把蘋果拉過來,那兩者操作係統軟件相加就差不多占領了全部個人計算機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微軟和蘋果的軟件標準實際上成了整個行業的標準,別人隻有跟著走的份兒了。並且,從另一方麵來講,由於微軟實力大大超過蘋果,因此它也可以左右局勢,不必擔心受到蘋果的牽製。這樣比較下來,保留蘋果公司顯然是對微軟有利的。在網上瀏覽器方麵,微軟也一直心存不平。當初,由於判斷稍慢,結果讓網景公司捷足先登,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微軟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試圖奪回自己在網絡電腦方麵的優勢。

這樣,通過和蘋果聯手,微軟公司可以將自己生產的英特網搜尋器附裝在每一台蘋果電腦的包裝盒裏,用戶如欲用網景瀏覽器,得自己去買軟件,自己安裝,就極不方便了,這就為微軟的英特網搜尋器增加了競爭獲勝的籌碼。

蓋茨還考慮到,由於目前太陽微軟係統、大智和IBM等公司在聯手開發功能強大的程序語言,有意把它開發成繼視窗之後未來網絡電腦的標準操作軟件。這將嚴重威脅到微軟的視窗軟件,是微軟最不願意麵對的前景。如果將蘋果公司拉過來以後,微軟就不怕其他軟件公司的挑戰了。

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蓋茨做出的對蘋果公司注資的決策是有著深遠戰略意義的,但並不是一項慈善行動,也隻是一項商業味極濃的競爭招數。比爾·蓋茨的這一招實在堪稱高明,這既可以借蘋果的餘威開拓自己的產品領域,又可以避免遇到反壟斷調查之苦,還可以抵消蘋果和競爭對手聯盟的威脅,真可謂是一舉數得呀!

事實上,微軟的這項決策是一項先發製人的決策。通過出手援助困境中的蘋果公司,微軟較好地消除了競爭中的隱患,達到了保證經營活動長期穩定進行的目的。

與此相同,當你去幫助別人時,你也會獲得莫大的回報,對於你來說,這就是共贏。

並且,當我們用辨證、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共贏這個問題時,就會發現,共贏其實並不難。但它需要我們具備良好的人品和優秀的道德,而這就是實行共贏的前提條件。

因此,當與客戶交往時,建議你也采用“雙贏”的處世策略,這倒不是看輕你的實力,認為你無力扳倒你的對手,而是為了現實的需要,因為,任何“單贏”的策略對你都是不利的,因為它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

1、除非對手是個軟弱的角色,否則你在與對方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必然會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當你打倒對方獲得勝利時,你大概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還不足以償付你的損失。

2、在人類社會裏,你不可能將對方絕對毀滅,因此你的“單贏”策略將引起對方的憤恨,成為你潛在的危機,從此陷入冤冤相報的循環裏。

3、在進行爭鬥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發生意外的情況,而這會影響本是強者的你,使你反勝為敗!

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那種“你死我活”的爭鬥在實際利益、長遠利益上來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應該活用“雙贏”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這就需要你做到以下兩點:

1、人際關係上,注重彼此和諧與互助合作,麵對利益時與其獨吞,不如共享。

2、商業利益上,講求“有錢大家賺”,這次你賺,下次他人賺,這回他多賺,下回你多賺。何必太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