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有錢一定要大家賺(3)(2 / 3)

模糊處理。在特定的條件下,對於一些無原則性的矛盾衝突,可采取模糊處理的辦法。模糊處理,不是不問青紅皂白,而是衝突本身無法分清誰是誰非,若硬要分個是非分明,反而會助長對立,激化矛盾。模糊處理法是堅持原則立場處理無原則的衝突的最好方法。

談判這樣來漂亮收尾

每一場重要的談判到了最後,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嗎?不,談判若要收得漂亮、收得有技巧,難矣!這裏是一位專家的經曆與建議:

一、要有備案

有一回,一位年輕的先生和我談起他買房子的經驗。當他和售樓小姐殺價到五百九十萬,還想再往下殺時,對方的老板親自出馬了。這時買方就開始嫌了,嫌房子顏色不對、梁柱不對稱等等。俗話說,會嫌貨的才是會買貨的。那老板也心知肚明,後來同意以五百八十萬交屋,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當場做決定。

買方說要回去考慮考慮,畢竟買房子花的不是小錢。但老板很堅決,如果他回去了,隔天再來,還想再殺價,那就免談,也就是說出了這個門再回來,價錢就回到五百九十萬,絕不二價!

因為買方嫌東嫌西,而老板已經照買方的要求減價了,如果還不買,出了這個門,就不是理想的買主了,老板要買方自己想清楚。

看起來,老板的要求似乎一點也不過分。於是,這位先生迫於情勢,當場決定買下來。

但事後他來找我,問為什麼那老板不讓他爽呢?我問他,你買這個房子後悔嗎?他說,不後悔!我問,那貴嗎?他說,不貴,附近的房子都要價六、七百萬,這房子質量好、價錢優。但因為始終有被老板強迫的感覺,雖然買了,卻總覺得老板的方法不妥,使他心裏老有疙瘩。

我聽完他的故事,心裏就想,他為什麼要讓你爽呢?對買方來講,到底務實重要,還是麵子重要?

的確,如果要建立長遠的關係,在收尾時就要讓對方覺得很開心,或讓他覺得自己很聰明,才會有下一次的談判,換句話說,談判結束時,談判桌上隻能有一個聰明人。這就是為什麼談判的收尾難矣。

這裏還牽涉到一個底限的問題,收尾要看底限。談判之前每個人心裏都會有底限。在這個故事中,賣方由原來的五百九十萬降到五百八十萬,是他的底限,他要爭取比底限還要高的價格;而買方原來的底限是不超過六百萬,所以五百多萬是比他的上限還要低的價碼。

但許多談判學者建議,上談判桌的時候不隻要帶著你的底限,而是要看有沒有別的“選擇”,因此要帶的不是底限,而是備案。舉例來說,那附近的房子都是六百多萬,於是你訂了一個六百萬的底限。到底是怎麼訂的?可能是隨便訂的,也可能是手頭現金有六百萬,但這個底限卻是會變動的,如果遇到真正喜歡的房子,你的底限可能就不具參考價值,因為你會想盡辦法將它買下來,甚至可能會去貸款。所以六百萬的底限是虛的,不是真的。如果你帶著這個底限上桌談判,結果發現每個人的底限都超過六百萬,於是你也把底限往上調,那這個底限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使你什麼都談不到。

套上先前買房子的例子來看,你從五百九十萬談到五百八十萬,比你原先的底限六百萬要低了,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果不買這個房子,這附近還有沒有同樣大小、類似格局、你看得上眼的選擇?它的價錢又是如何?這就叫“備案”(alternative)。如果你原先看中意的房子比別的備案都好,那就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就不再是和你原來的底限比,是和你的備案比,因為底限隨時可能變得不實際。

談判帶著備案,可以成為你決定要不要接受的標準,也讓你不會錯失良機。談贏、談敗都和備案有關,備案是決定你該不該收尾的重要關鍵。

二、要把握時機

你的備案是什麼?如何知道別人的價錢是什麼?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要靠你自己搜集情報。

情報如何搜集?一個先生租房子,他無意間看到一張房屋出租的紅單子,屋主要價三萬多,他心裏就躊躇著到底要不要租,於是到中介公司去了解。當天晚上中介就帶他去看了同一區的房屋,同樣大小,房東要價四萬多。於是他就放棄貴的這一邊,第二天又回到白天看的那個房子,沒想到房東說現在價錢是四萬多。原來房東覺得不夠了解行情,所以他也去打聽市價。他問了也正在出租房屋的叔叔,叔叔說透過中介,可以租四萬多,於是他一天之內決定漲價。多巧,這先生昨天晚上碰到的房東其實就是白天那人的叔叔,他們全家族都住那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