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健康快樂——身心健康是生命的保障(1)(1 / 3)

洛克菲勒的養生之道

多年來,洛克菲勒總結出一套健康準則,即人們常說的養生之道。

(1)每周的星期天去參加禮拜,將所學到的東西記下來,以供每天應用。(2)每天爭取睡足8個小時,午後小睡片刻。適當地休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對身體有害的疲勞。(3)保持整潔,使整個身心清爽,堅持每天洗一次盆浴或淋浴。(4)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移居到環境宜人、氣候濕潤的城市或農村生活,那裏有益於健康和長壽。(5)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健康和長壽有益無害。最好將室外與室內運動結合起來,每天到戶外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打高爾夫球,呼吸新鮮空氣,並定期進行室內的活動,比如讀書或其他有益的活動。(6)要節製飲食,不暴飲暴食,要細嚼慢咽。不要吃太熱或太冷的食物,以避免不小心燙壞或凍壞胃壁。(7)要自覺地汲取心理和精神的維生素。在每次進餐時,都說些文雅的語言,並且可以適當同家人、秘書、客人一起讀些有關勵誌的書。(8)要雇用一位稱職的家庭醫生。(9)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分給需要的人。

6.1健康是生命之源

健康是生命之源。失去了健康,生命會變得黑暗與悲慘,會使你對一切都失去興趣與熱誠。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種健全的精神,並且能在兩者之間保持和諧的平衡,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有作為、有知識、有天賦的人往往被不良的健康狀況所羈絆,以至於終身壯誌未酬。許多人都過著一種不快樂的生活,因為他們自己意識到,在事業上,他們隻能拿出一小部分的真實力量,而大部分的力量卻因為身體不佳而力不從心。由此,他們對於自己、對於世界就產生了消極思想。

天下最大的失望,莫過於理想不能實現。有的人感覺到自己有很多的精神能力,但是卻沒有充分的體力作為後盾。自己雖有壯誌淩雲,但卻沒有充分的力量去實現,這是人世間最悲慘的一件事情!

許多人之所以飽嚐著“壯誌未酬”的痛苦,就因為他們不懂得常常去維持身心的健康。經常保持身心健康,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是保障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一個整天埋頭於工作,而生活中毫無遊樂的人,往往會在事業上趨於衰落,因為他缺乏各種不同的精神刺激和養料。一個隻專注於工作而很少休息、沒有遊樂,甚至在大腦中毫無休息與遊樂細胞的人,他的動作一定不會像一個有休息、遊樂頭腦的人那樣自然,那樣有力。不時地變換工作環境,無論是對於勞心者或勞力者,都是十分有益的。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未老先衰,他們對於生活早就覺得枯燥乏味,就因為他們遊樂太少。“單調”是生活的最大摧殘者。

凡是成就大事業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整日整年埋頭苦幹,你見到他就發現他總是忙忙碌碌,好像他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有這樣一位大公司經理:他每天在辦公室中至多隻逗留兩三個小時,他經常出外旅行、休息,以更新他的身心。他充分意識到,隻有經常保持身心的清新、精壯,才能在事業上達到最高的效率。他不願像許多人一樣,在過度的工作中摧殘自己的身心,拖垮自己的力量。

因為這樣做,他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他不在辦公室則已,隻要一進辦公室,就立刻能生龍活虎般地處理事務。由於他身心健康,所以辦事十分敏捷而有力。他的工作進行得如同數學一般精確。他在三小時內工作的成績,要超過別人八九小時、甚至夜以繼日工作的效果。

一個生活謹慎的人,有充沛的生命力抵抗各種疾病,渡過各種難關,應付各種打擊;相反,一個在平日把氣力耗盡、活力用竭的人,卻經不起一點兒的打擊。

“隻工作而不遊樂,使得傑克成為了一個笨孩子。”這句話最為確切地表達了工作與遊樂的關係。人們有著強烈的遊樂本能,這是事實。這句話也表明遊樂一事,應該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現在許多雇主都習慣於強迫雇員花過多的時間在工作上,這表明,他們還不懂得遊樂可以使人的身心趨於健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道理。

許多人似乎以為“自然”是很好說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因此,我們可以破壞健康法則,可以在一天內做兩三天的工作,在一次宴會上吃兩三天的食品,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糟蹋我們的身心健康,然後請教醫師,光顧藥房,以作為補救。多數人的生活都循環往返於糟蹋身體、醫治身體上了!其結果是:胃口不良、精力衰微、神經衰弱、失眠、精神抑鬱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