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亨文(國家隊男雙組教練):亮點的背後
加上本次亞青賽拿到的男雙冠軍,中國青年隊已經連續3次把國際青年比賽的男雙冠軍收入囊中了,男雙也成為低穀中的國青隊的一個亮點。本次亞青賽,小將黃凱祥尤其突出,一人收獲混合團體、男雙、混雙3枚金牌。
黃凱祥的一枝獨秀,令人欣慰,但亮點的背後依然是優秀人才群的不足。除黃凱祥/鄭思維這對冠軍組合外,其餘兩對男雙都在第一輪就慘遭淘汰,而在團體賽中,黃凱祥每場都兼項,出戰男雙和混雙。陸亨文說:“黃凱祥這次比賽4天打了19場球,這樣的強度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想象的。作為教練,當然知道他很辛苦,但也很無奈,因為團體賽,必須派上最強的選手。”
中國的羽毛球訓練體係和國外有所不同,國外很多運動員從小就明確分項主攻單打或雙打,所以他們的技術定型比較早,而中國幾乎都是以單打訓練為主,分項的時間很晚,這就導致了中國在青少年比賽中選材難、訓練中改變技術動作難等問題。為備戰本次亞青賽,國青隊特意從各地方隊調來一些雙打成績較為突出的隊員參加集訓比賽,但效果一般。
陸亨文說:“現在黃凱祥/鄭思維這對男雙和國外同年齡段的運動員相比,實力上稍微有一點優勢,但不是很大,更讓我們擔心的是集團優勢。比如日本,有3對男雙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和我們的冠軍組合可以一爭高下,而且還有年齡優勢。像明年,黃凱祥這一對超齡了,我們哪裏去找下一對冠軍組合?”
陸亨文介紹,接下來國家隊將采取措施,以集訓為主要辦法,從各地方隊選拔有潛力的運動員,專攻雙打訓練,以彌補男雙後備力量的薄弱。
潘攀(國家隊女雙組教練):長久的優勢
女雙一直是中國羽毛球隊的王牌,在青年隊同樣如此。繼2013年世青賽包攬冠亞軍後,這次亞青賽,中國隊再一次將女雙金銀牌收入囊中,而且總共3對參賽隊員,全部進入4強。
這是新任國家隊二隊女雙主教練的潘攀首次帶隊出征亞青賽,隊員們的表現也足夠讓她滿意。她說:“從我的角度來看,中國隊在18歲這個年齡段的女雙中還是有優勢的。整個比賽,除了會師決賽的兩對自己人競爭非常激烈,其餘對外國選手都贏得還算輕鬆。”
即便如此,“新官上任”的潘攀仍不滿足。她說:“女雙一直是我國的優勢項目,要將這種優勢長久地保持下去,僅靠目前的3對組合遠遠不夠,整個隊伍還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最近,女雙組從地方隊調來一批小隊員,一比較,她們與目前二隊隊員的差距很大,說明我們的後備人才培養還有問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還需要從基層到國家隊,每一個羽毛球人的努力。”
談到混雙,潘攀認為國青隊就更沒有明顯優勢了,除了黃凱祥/陳清晨這一對,其他組合則顯一般,而別的國家的幾對選手,實力不可小覷,競爭力很強。因此,在混雙的選材、訓練和培養上,中國隊要更加快馬加鞭。
中國體育界有一句話,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零開始;還有一句俗語:行百裏者半九十。金牌屬於過去,成績麵前總結經驗,亮點背後尋找不足,優勢麵前思考可持續,國青隊的“二次創業”剛剛啟程,需要時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這也是中國羽毛球界長期以來的傳統。這次亞錦賽的翻身仗,固然會讓教練和隊員們一掃過去幾年的壓抑,揚眉吐氣,但這僅僅是開始,等待他們的還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