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腕回歸全英,新意充滿瑞德5(1 / 1)

張楠/傅海峰這對理想中的組合能成為現實,而且連續出戰,實在讓人振奮。從資格賽打起並拿下瑞士賽亞軍,僅是小試牛刀而已。若心向一處,形成合力,他們的未來應不止於此。張楠細膩穩妥,傅海峰剛猛老到,兩人賽風均沉靜如水,各種羽球功夫和套路嫻熟利落,實在是難得的好組合。隻可惜,張楠70%的精力與心思還放在混雙上,功勳卓著的傅海峰則不再那麼渴求榮譽,這對組合的進取心特別是碰上同胞時的進取心還不足,配合仍有瑕疵,還有很明顯的試驗性。不過反過來想,試試看都能到這種程度,定下心來磨合,然後全力以赴呢?不妨再試試看。

相較之下,柴飆/洪煒的野心則與日俱增,他們與鮑伊/摩根森的半決賽極為精彩,打得豪氣幹雲。在丹麥人最擅長的發接發、平抽擋環節,柴/洪均不避不怯,拚得刺刀見紅,並不落下風。柴飆網前抓推撲的感覺甚至比以往更好,把丹麥老將逼得隻有掙紮之力。決賽次局的一波發力進攻,讓知根知底的張楠/傅海峰都難以招架。速度感和威懾力,他們都齊了,一些防守和過渡的瑕疵提了又提,隻能待時間慢慢完善。隻要不被限製得太死,洪煒/柴飆並不懼怕任何頂級選手。

目前來看,張/傅的水準足以在湯杯與柴飆/洪煒共同守住雙打線,戰鬥力相當可觀。至於比傅海峰還意興闌珊、近來鮮少露麵的蔡贇,還是繼續帶帶小朋友,做好後場重炮手和雙打新人們的導師吧。搞個“中國好雙打”選秀,蔡隊應該是指導性最強、出場費最貴的導師……扯遠了。

最後提一下兩位年輕人:1992年的田厚威與1994年的艾克森,他們在瑞士賽男單決賽中相遇。這既是一場同齡人之爭,也是中丹第二梯隊力量的直接對抗。他們幾乎同時到成人世界闖蕩,也經受了不少挫折。所幸當機會到來時,兩人都沒有錯過。

這一戰,場麵控製更為出色的艾克森占了上風,且出手的餘裕比田厚威更足,關鍵時刻搏殺的成功率也比田厚威更高。但兩人的對局才剛剛開始,還遠不到分出勝負之時。兩人的拉吊動作和賽風都頗有古典意味,都是年輕人中的沉穩一派,並不過分仰仗飛天遁地的打法。艾克森自2012年法國賽奪得亞軍以來,田厚威自2013年澳大利亞黃金賽擊敗李宗偉並奪冠以來,均未有過讓人記憶深刻的表現。此次瑞士賽相逢,或許能成為他們未來扛起球隊大梁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