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祥,這是一個在羽毛球領域還很年輕而又陌生的名字。然而,就是這個初生的小牛犢,在剛剛結束的亞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上,一人獨攬3金,拿下團體、男雙、混雙3項桂冠。要知道,他才剛剛18歲,進入國家隊也僅短短一年時間。即便是已經成名立萬的一些國家隊大哥哥、大姐姐,對於這樣的成績單,也會側目相看,煞是羨慕。因此,有人說,黃凱祥是幸運的。但黃凱祥自己知道其中的艱辛:“就拿這次亞青賽來說,一人身兼3項,4天打了19場高強度的比賽,說不累是假的。但競技體育就是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你自己要緊緊地把握住!”
這話擲地有聲。運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功是需要實力做奠基石的。回想從7歲開始接觸羽毛球,黃凱祥感覺,11年來還算順風順水,但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命運還是要靠自己來把握。
聯賽一戰改變命運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對於從事競技體育的人來說,這句話的內涵就是,年輕意味著優勢,同樣也意味著機會無限,但這需要自己來把握。
2012年,黃凱祥的機會來了。他至今記憶深刻,那是羽甲聯賽的一場決賽,對手是他的偶像蔡贇搭檔老將郭振東。“與偶像隔網相對,同場競技,心情無比複雜,既激動,又緊張。”黃凱祥說。
進入省隊已經7年了,但像這樣高水平的全國比賽,黃凱祥還是第一次經曆。對手實力強勁、經驗豐富,勝負似乎沒有懸念,“我的底線是別輸得太難看就行。”當然,結果正如所有人預料,年輕的黃凱祥和搭檔劉成輸了,但過程的精彩卻出乎所有人預料,也讓黃凱祥這個名字留在了每個人的腦海中,包括當時坐在看台上的國家隊總教練李永波。
“兩局都是17比21,出乎我的意料。”黃凱祥說,“和偶像對陣,剛開始挺緊張的,隨著比賽的進行,才逐漸放開了。”不僅如此,開局黃凱祥和劉成還一度領先對手兩三分。第一局下來,黃凱祥自己充滿了信心,“我們年輕,體力比他們好,第二局要調動對手,消耗他們體能,就會有贏球的機會。”可沒想到第二局一開局,黃凱祥就扭到了腳,好在沒有大礙,簡單處理了一下,他繼續回到賽場。經過這麼一個“小劫難”,黃凱祥反而完全放開了,他告訴自己放下輸贏,順其自然去打吧。放下了欲望,黃凱祥有了種享受比賽的快感,“這局打得很盡興,有幾個網前假動作,騙過了老隊員,我心裏很開心。”黃凱祥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別看年齡小,比賽經驗也不多,但黃凱祥的聰明、臨場技戰術變化的及時合理,已經打動了看台上的李永波。
賽後的頒獎禮上,當李永波為他頒發團體第二名的獎牌時,也一同向他伸出了國家隊的橄欖枝。“當時李總問我腳有沒有事,已經讓我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了,緊接著他又說,你打得不錯,馬上國家隊有個集訓,你來吧。我當時激動得就像做夢一樣。”
幸運就是這樣,往往在你猝不及防的時候來敲門。聯賽這一戰,不經意間改變了黃凱祥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