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鎮,是個邊陲小鎮,鎮上住著不過五十戶人家。此時是十月深秋,傍晚時分,家家升起炊煙,一顆大柳樹下,幾個孩童正在樹下跳著繩子,其中一人被絆了一下,跌倒在地,引起一陣哄笑。
就在這時,一個中年人戴著頂白帽子,邁著方步,一步三晃地走了過來,一幫孩童見了,全都嘰嘰喳喳地圍了上去:“哈叔叔,哈叔叔……”
“天都要黑了,你們還不回家吃飯,天天就知道貪玩,將來如何成為棟梁之才?寧鎮領袖天下後,能不能守住,將來還得看你們的!”中年人捋了捋胡須,開口責備。
其中一個孩童嬉笑:“老哈,我現在就想拜你為師,學習如何煉製法寶,等我長大了,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小小年紀,沒大沒小,老哈是你喊的麼?學什麼煉製法寶,一邊玩去,胡鬧!”中年人嘴上這麼說,卻是滿臉的得意,俯視著幾個孩童,又道,“煉製法寶,不僅需要極高的天分,還需要有上佳的運氣。沒有天分,就是再好的靈核擺在你跟前,你也不知道如何煉製。沒有運氣,到哪去找靈核?你們說,是不是?”
“是!”幾個孩童齊聲應道。
“是個屁,跟你們說這些,你們哪會懂?真是耽誤時間,不說了,哈叔叔還有要緊事。”中年人伸手拍了拍跟前那個孩童的腦袋,一搖一晃地走了。
“有什麼要緊事,不就是急著要去喝兩杯馬尿?”其中一個孩童低聲說道,正是剛才跌跤的孩童。
另一個孩童罵道:“狗娃,你不要命了,敢這麼說哈叔叔,當心他用化魂幡收了你的魂魄!”
先前說話的孩童臉色一變:“不能玩了,我娘在叫我了。”說罷,蹦蹦跳跳地跑了。
一幫孩童一哄而散。工夫不大,一個孩童又跑了回來,低頭在地上尋找著什麼,正是剛才被人稱作狗娃的孩童。
“找到了!”狗娃驚喜地叫道,蹲在地上,拾起一枚銅板,湊到嘴邊吹掉上麵的灰塵,小心翼翼地裝了起來。
“小朋友,請問這是什麼地方?”
身後,傳來一聲清脆地詢問。
狗娃一愕,扭頭望去,隻見身後站著一男一女。女的臉色紅潤,生得非常好看;男的滿頭白發,正笑嘻嘻地望著自己。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從天竺過來,準備回中土。”男子應道,又問,“小朋友,這鎮上可有客棧?”
“有啊,我家就有。”孩童見兩人態度和藹,頓生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那正好,你快帶我們去。”女子麵露喜色。
孩童應了一聲,領著兩人走進一條巷子。巷子五尺寬,兩邊全是用黃土壘成的草屋,走不多遠,孩童在一處院子前停下腳步,衝裏麵嚷著:“爹!娘!有客人要投宿。”
身後兩人停下腳步,隻見院門上挑著一個酒旗,上麵寫著“寧鎮酒家”,男子問道:“萍兒,是不是困了?”
“不困……今晚我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女子抿嘴笑道。
◇
兩人正是王子喬和焦萍兒,九月三十日那天,幫助阿難解了僧團之困,在釋迦牟尼的禪房,王子喬恍惚之中,聽到大師的一番話,也不知是真是幻,慎重起見,為防止撞上提摩,決定立即動身北上,繞行回中土。
他和阿難交談幾句,然後帶著萍兒,出了僧團總院。
阿難送到門口,目送兩人的身影消失在山林深處,雙手合十,站在原地,宣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上了大路,王子喬不敢施展法術,隻揀偏僻的小路北上。一路走走停停,餓了,就從石塤中取出幾顆桃子,兩人蹲在路邊,吃得滋滋有味。
天黑下來的時候,兩人鑽到山林深處,王子喬移出木船,兩人躲在裏麵,不管外麵風吹雨打,倒也逍遙自在。這幾天,萍兒心情大好,不僅完全康複,而且臉色紅潤,氣色比沒有受傷時還要好。
就這樣,終於在九天後,兩人出了天竺國境。王子喬鬆了口氣,雖然還沒有完全擺脫危險,但總算離開了險地。
從石塤中取出背簍,讓萍兒坐在裏麵,借著山林的掩護,施展通天第二式“舟行去不窮”,向東急速飛行。
眼看天色將黑,散開神識,隻見前方有座小鎮,想到這麼多天,兩人沒有吃過正餐,何不今晚找家客棧住下。
當即落到地上,將想法和萍兒說了,萍兒自然同意。於是收起背簍,兩人不緊不慢地趕路。
◇
此時,站在院子門口,萍兒挽著王子喬的胳膊,卻見屋子裏走出一個婦人,罵道:“狗娃,你是不是狗皮又作癢了?還不回來吃飯。”
“真有客人來了……”孩童不滿地嘟囔一句,卻不敢大聲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