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阿難從手腕上褪下一物,原來是顆菩提子,用黃線穿著,遞到王子喬跟前:“這菩提子正是我佛悟道的那棵樹所生,現在贈與施主,希望能保佑施主此行平安。阿彌陀佛!”
菩提子,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雲: 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因而菩提樹的果實被認為是佛家聖物。
阿難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這十大弟子分別為:摩訶迦葉、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舍利弗、羅睺羅、阿難陀、優婆離、阿尼律陀、迦旃延。
阿難在第二卷出現,除了為王子喬遇到釋迦牟尼作序,同時,也使得王子喬初步認識佛,增長了一絲佛性。後麵,計劃在第五卷,阿難將還會出現。
筆者在第70章,錄過《佛說大乘金剛經論》第三十“破齋犯戒論”。大年初一重誦這段文字,對諸位同修有益。
文殊菩薩問佛。或有善男子。善女人。一生齋戒。種諸善根。老來顛倒。破齋犯戒。得何福報。世尊曰。此等眾生。雖有善根。無大願力。無正知見。遠離明師。漏失前功。六賊返轉。劫自功德。心生顛倒。不成佛道。其中或有食肉。必落神道。上品鬼王。中品夜叉。下品羅刹。受人祭拜。福盡氣消。隨業轉回。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其中或有單犯飲酒。必落鬼道。上品有財鬼。中品風月鬼。下品消散鬼。福盡氣滅。隨業轉回。一失人生。萬劫不複。其中或有單犯淫欲。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福盡氣消。隨業輪回。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其中或有單犯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空腹高心。必成妖類。上品魑魅。中品魍魎。下品倚草附木。妖氣散盡。隨業輪回。一失人身。萬劫難複。其中或有多嗔怒者。雖有福德。必落修羅惡道。上品阿修羅王。中品阿修羅眾。下品阿修羅女。常好鬥爭。受勞不息。福氣消盡。隨業輪回。一失人身。萬劫不複。所以者何。
食肉修行。欲圖成道。如認冤家。當己子想。欲求相親。無有是處。飲酒修行。欲圖成道。如飲毒藥。欲求長生。無有是處。偷盜修行。欲圖成道。如灌漏卮。欲求平滿。無有是處。淫欲修行。欲圖成道。如蒸沙石。欲求成飯。無有是處。不斷妄言。以虛言實。欲圖成道。如彼凡夫。自稱國王。欲求富貴。無有是處。心多嗔怒。性好爭勝。缺平等慈。而圖成道。如渡漏船。欲過大海。終須沉溺。是人自墮。非佛不渡。若欲成就菩提妙果。當持如來清淨齋戒。寧舍身命。終不毀犯。佛許此人。立地成佛。佛告文殊師利。佛從發心齋戒清淨得。佛從久久不退真實得。佛從廣發大願願出世間得。佛從平等不擇冤親得。佛從下心參求明師得。佛從慈悲忍辱得。佛從精進解脫得。佛從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學能學得。乃至佛從一切種,一切智得。
最後,願阿難垂顧。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