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軍將“海水變燃油”(1 / 1)

美軍將“海水變燃油”

參考

現代戰爭中,後勤補給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對於需要在大洋上數個月連續作戰的遠洋艦隊而言,這個問題就更嚴重。僅是燃料補給就足以讓艦隊補給船疲於奔命。美國海軍近日宣布,他們終於解決了一個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問題——將海水直接轉化為燃料。

海軍少將菲利普·庫洛姆說,迄今美國海軍依靠15艘油輪為軍艦提供燃料。軍艦在公海上為加油往往不得不中斷執行任務數小時之久。此外,運輸燃油的路線也是容易被攻擊的弱點。隻有美國的航母和若幹艘潛艇不依賴燃油,因為它們以核動力驅動。

報道稱,在長達數年的試驗中,受命於軍方的美國科學家找到了從鹽水中獲取二氧化碳和氫的方法——因為在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在空氣中的140倍。通過催化裝置,這兩種氣體被變成液態燃料。這種混合物與傳統的柴油幾乎沒有區別。“如果不想重新設計每艘艦船和每部發動機,那麼人們就需要一種氣味和外觀與燃油都一樣,而且實質上也同燃油一樣的替代燃料”,庫洛姆說。

目前,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已經用這種“海水燃料”,讓模型飛機飛上了天。據他們估算,這種新型燃料的成本在1加侖(約等於3.78升)3到6美元之間。

下一步,科學家打算研究如何從定量海水中提取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

對於軍方來說,新燃料帶來新思考。菲利普·庫洛姆表示:“如果美國的海軍艦艇能完全擺脫對燃油的依賴,在艦艇上自己生產‘海水燃料’,實現自給自足,這將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海軍的行動能力和戰略思維。”

不過科學家指出,美軍艦艇要實現燃料“自給自足”,至少還需要10年時間。摘自《城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