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破常規的國賓歡迎儀式(1 / 1)

打破常規的國賓歡迎儀式

高端

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法國總統奧朗德打破常規,在巴黎榮軍院廣場舉行盛大儀式,並一路陪同,還安排了146名騎兵左右護衛 ……隆重的禮儀,盡顯東道主的熱情和尊重。舉行歡迎儀式是國賓訪問重要的禮儀活動之一,各國禮儀安排都遵守一定的規矩,不過,也偶有類似這樣的打破常規之舉。

李克強打破慣例場外問詢

4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三亞歡迎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訪華儀式上,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場景:檢閱儀仗隊後,兩位總理沒有按照慣例走向會談現場,而是在檢閱台前停住腳步,急切交談起來。

從之後的會談中得知,兩位總理駐足交談的內容是關於馬航失聯客機MH370的搜救工作。李克強感謝阿博特再次通報失聯客機的搜尋情況,並對澳方的努力表示高度讚賞。阿博特對中方搜尋客機付出的努力和中國政府表現出的決心表示讚賞,並對中方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

現場記者們都注意到了這一頗有意味的畫麵:兩位總理在三亞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中專注交談了近5分鍾。一位常年參加外事活動報道的記者現場評論道:“這在外交場合是非常罕見的。”

中國國家元首海南迎外賓

2008年4月,正逢博鼇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歡迎各國元首的儀式在三亞亞龍灣海濱舉行。紅豔豔的五星紅旗迎著海風招展著,為莊嚴肅穆的國賓歡迎儀式增添了些許浪漫,堪稱“最美國賓歡迎儀式”。

當年4月10日,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三亞舉行儀式,歡迎湯加國王圖普五世訪華。這是圖普五世2006年9月繼承王位以來首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在被椰子樹、棕櫚樹、三角梅、雞蛋花環繞掩映的花園草坪上,麵向不遠處廣闊美麗的亞龍灣海灘,胡錦濤陪同一身白色禮服的圖普五世,共同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在首都北京之外的地方,為前來進行國事訪問的外國元首舉行歡迎儀式。

總統陪同副總理檢閱三軍儀仗隊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7天後,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問美國。這是新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破冰之旅”。

當年1月28日,鄧小平的專機先抵達阿拉斯加安格雷季空軍基地。飛機降落時,漫天飄著大雪,時任美國禮賓司司長杜貝爾、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與新中國首任駐華大使柴澤民早已在機場等候。鄧小平走下飛機後,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及夫人、國務卿萬斯及夫人迎上去握手歡迎。

“後來才知道,這次美國政府的迎賓規格超出了常規。通常情況下,即使是外國元首對美國作正式訪問,美方也隻由高級禮賓官員到機場迎接。國務卿隻在市中心華盛頓紀念碑後等待前來的貴賓。”柴澤民說。

1月29日,鄧小平夫婦與中國代表團共22人進入白宮南草坪。上午10時,歡迎儀式開始。他和夫人卓琳在白宮受到卡特總統及夫人、美國政要和1000多名美國民眾的熱烈歡迎。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歡迎儀式上,美國政府鳴禮炮19響。按國際慣例,對等接待是外交場合的基本原則,接待國家元首鳴禮炮21響,接待總理是19響,接待副總理級領導人是17響。由於鄧小平當時的職務是國務院副總理,因而一些美國記者大發感慨:一個國家的總統舉行正式儀式,隆重歡迎另一個國家的副總理,並陪同其檢閱三軍儀仗隊,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極其罕見的!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