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馬交界綁票成產業鏈
縱橫
近日,一名中國上海女遊客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仙本那遭武裝人員綁架一事牽動人心。目前,馬來西亞當局已經初步鎖定了製造這起綁架案的罪魁禍首—菲律賓非法武裝阿布沙耶夫組織。菲律賓非法武裝組織在馬來西亞興風作浪並非曆史首次,包括仙本那在內的多個馬來西亞東部度假島嶼長期受此威脅,綁架襲擊事件頻發。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沙巴州旅遊勝地綁架案頻發?原來,和該州隔海相望的菲律賓南部,是菲律賓政府管控不力的地區,多個極端勢力在該地區盤踞。他們常年和菲律賓政府軍對抗。這些悍匪製造的綁架案絕大多數沒有政治意圖,主要是為了謀求錢財。而防守不嚴的馬來西亞東部沿岸成了他們最愛下手的地區。
印尼《雅加達郵報》稱,在霍洛島,“綁票生意”是一條完善的產業鏈:首先,不法分子赴馬來西亞的旅遊勝地或菲律賓其它地區綁架遊客或富人。得手後,對於“肉票”的處置方法大抵分為兩種,他們既可以把人質直接賣給當地武裝團夥,由後者去收取巨額贖金;也可以在武裝團夥的保護下,自己收取贖金,並將部分贖金支付給武裝團夥作為“保護費”。由於霍洛島幾乎完全不受菲當局管控,絲毫沒有法紀可言,該地也成了看押人質的一個理想場所。
美國新聞網站“Rappler”稱,這種“純粹隻為錢”的罪惡營生在當地已經盛行了數十年,這些犯罪組織不僅和當地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有政府官員都也要從贖金中分一杯羹。
亞洲新聞網稱,這些犯罪組織對於贖金的要求標準不一。以阿布沙耶夫為例,該組織對於菲律賓籍人質的贖金通常為6.6萬美元左右;而對於外籍人士,該組織往往會“獅子大開口”,贖金從幾十萬到上百萬美元不等。在2000年,該組織在馬來西亞詩巴丹島做了一票“大買賣”,共綁架了包括19名外籍人士在內的21名人質,並提出了高達2500萬美元的贖金。(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