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桃園改建梨園創高產(2 / 2)

5花果管理

因全園是單一品種的愛宕梨,從初花期到盛花期,采集安梨和華蓋梨的花粉,按間距大於20cm進行人工點授,每花序隻授一二朵邊花,共點授二三次。另有1/3樹沒點授,是將花粉放於壁蜂管進出口處,效果也挺好。花蕾期按間距大於20cm疏除花序和部分花朵;落花五六天,開始疏果,抓緊進行二三次並最後定果。在花後15d以內噴殺菌劑和套袋。在無雨情況下,花後藥距套袋間隔期不能超過10d,否則必須再噴1次殺菌劑。果袋為前衛廠生產的雙層袋(0.024元/個)。采收前不需除袋。

果蔬簡便快速脫皮方法

果蔬外層表皮原具有較重要的生理作用和保護作用,在生長期間,它擔負著傳輸二氧化碳、氧氣、水分等營養成分,並保護果蔬不受損傷;采摘之後,它起著呼吸、維持生命活動、防止破碎的作用。而在加工時,由於果蔬皮大多數不宜食用或影響感官、影響加工等,需要去皮。去皮一般有人工、機械、化學等方法,人工方法較費時費力,且效果不是很好;機械方法投資較大,操作成本較高;化學方法較簡單、快速,節省人工,費用低,脫皮效果好。

果蔬外皮成分一般有纖維素、木質素、果膠、單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分等,其中起固定作用的主要是果膠類物質。要將果蔬脫皮,則需選擇能使果膠類成分分解的化學物質,常用的是燒堿。但若單用燒堿,存在用量大、腐蝕性強、費用高、不易控製、去皮效果欠佳等缺點;另外,由於單一的堿性,即隻具有極性成分,而無非極性成分,一些外皮裏的非極性成分防礙了燒堿的脫皮效果,所以脫皮速度稍慢。

基於上述原理,上海健鷹食品科技研究所開發了果蔬脫皮劑,它是由符合國家衛生標準GB2760的食品添加劑複合而成,為灰白色粉末狀固體,可溶於熱水,具有使果皮與果肉分離隔開的作用,與燒堿配合使用,對絕大多數帶皮果蔬均具有顯著的脫皮效果。在降低燒堿用量、縮短脫皮時間、溫和脫皮作用條件,以及保護果蔬肉體燒傷等方麵,均優於市場上的同類產品。

使用方法:先用熱水將脫皮劑(0.2%)溶解,然後與燒堿混合,升到規定溫度以上;投入清洗除雜過的果蔬,保溫浸泡脫皮,0.5min~10min(根據不同果蔬皮質而定)後撈出,用壓力水衝洗,輔以機械或人工去皮;再分別投入到0.2%亞硫酸鈉溶液和0.2%檸檬酸溶液小護色10min左右(有的品種隻用檸檬酸溶液護色即可),最後衝洗幹淨待用。配好的脫皮利、燒堿混合液,可反複處理果蔬5批—10批,中間可適量補充燒堿和脫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