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梨花期凍害與防凍技術(1 / 1)

蘋果梨花期凍害與防凍技術

蘋果梨開花較早,花期與當地的晚霜期時有相遇,遭受凍害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凍害成為影響蘋果梨優質穩產的主要災害性氣候因素。為此,找出蘋果梨花期凍害的成因以及預防花期霜凍,已成為蘋果梨生產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凍害原因

1.氣候因素:異常的氣候是造成蘋果梨凍害的直接原因。每年立春之後,氣溫逐漸回升,蘋果梨的休眠期亦逐漸解除,抗凍性迅速減弱。蘋果梨的開花結實期,對低溫反映特別敏感,抗凍極弱,遇有-2℃持續時間在半小時以上,即發生霜凍。

2.凍害發生規律:據張掖市氣象站觀測,霜凍出現的一般規律是:川區出現的平均日期為4月24日至5月26日之間;若川區低溫最早出現在4月1日,山區則在4月23日;川區最晚出現日期為5月7日,山區為6月9日。低溫出現的越晚?對果樹的危害程度越重,所造成的損失就越大。

3.地勢因素。調查表明,在同一緯度下,海拔越高,凍害表現越重。地勢對凍害影響較大,背風麵表觀較輕,冷空氣易於沉積的地形凍害較重。

二、凍害症狀

萌動的芽受凍後,外觀變成褐色乃至黑色,鱗片鬆動,芽體收縮,不能萌發而後幹枯脫落。已開放的花受凍後,雌蕊最不耐寒,首先凍死,花萼起泡,子房內水分結冰、脫皮。幼果受凍後,萎縮變黃帶梗脫落。組成花器官的各部分耐低溫能力不盡相同,對低溫抵抗力最強的是花萼,其次是雄蕊和花瓣,最弱的是雌蕊。調查表明,蘋果梨花期耐寒力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現蕾期>開花期>幼果期。未開放的花能忍耐半小時低溫-2℃,幼果形成期隻能忍半小時低溫-1℃。

三、抗寒防凍技術措施

根據蘋果梨花期凍害的發生、發展規律,並總結群眾在生產中行之有效的花期防凍措施:

1.營建果園防護林。防護林既能有效防風,也能在早春提高地溫、防止霜凍,張掖市發生果樹春季花期霜凍,多以平流降溫為主,輻射降溫加重其危害。所以,營建果園防風林以喬灌結合效果好,喬木以毛白楊為宜,防護效益高;防護林帶下層種植灌木,以沙棗樹為好,每年在1.5m處平茬,形成緊密式結構。防護林的設置以南北走向為林帶。尤其在花期凍害頻繁的地區,果園防護林建設盡量做到與果園建設同步進行。據觀測,出現霜凍時,林網內比林網外可提高氣溫1℃,地溫3.5℃,靠近林帶越近,受害越輕。

2.選擇適當的小氣候環境建園。園址的正確選定,是種植蘋果梨最有效的防凍措施。實踐證明,花期霜凍與地塊、地勢諸環境因子密切相關,果園的小氣候直接影響花期凍害的輕重。蘋果梨園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向或東南向坡,以減少或避免冬天寒冷空氣的直接侵襲。

3.花前灌水。果園灌水不僅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的熱容量和導熱率也隨之增大,白天溫度降低,夜間溫度升高,接近地麵的空氣就不會暴冷暴熱,對氣溫變化有極強的調控作用。所以,低溫出現之前,果園灌水可以起到預防和減緩霜凍的危害。據觀測,灌水後樹體溫度在夜間比不灌水的可高1~2℃。

4.增強樹勢。同樣的溫度、環境,由於栽培管理不同,樹勢強弱也不同。樹勢強,受凍較輕;樹勢弱,受凍較重。所以,培養健壯樹體,也是預防凍害的措施之一。

四、應急防霜措施

在蘋果梨花萌動、開花、幼果期,應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預知霜凍發生時間和強度。在霜凍來臨之前,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熏煙防霜。熏煙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主要利用柴草和藥劑釋放大量的煙粒,形成煙幕,在果樹的生存空間裏製造一種“小溫室”,阻止地麵放熱。發煙物應選擇易燃且又能產生大量煙霧的材料,如麥秸、雜草、新鮮枝條等。

點煙時間在氣溫下降到1℃時,且有繼續下降的趨勢。2001年張掖水涵林研究所搞熏煙防霜試驗,經測定,處理園內最低溫度比園外高2~3℃,霜凍發生後,處理園凍花率僅11%左右,而對照園的凍花率高達60%~70%。

2.覆蓋法:用雜草、樹葉、麥糖、廄肥等覆蓋樹盤,既提高地溫,又能增加土壤養分及保墒。據張掖民樂縣六壩園藝場試驗測定,可提高地溫3~5℃,提高樹體溫度3℃左右,能夠起到保溫防霜的作用。

3.藥劑防凍: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推遲果樹的萌芽和開花。在萌芽前對全樹噴射萘、已酸鉀鹽(250~500mg/公斤水)可抑製芽的萌動,推遲花期4~6天。蘭州大學研製的果花抗凍劑經張掖市園藝場試用,在霜凍來臨前一天噴布,花期遇到2~3℃的低溫,免凍率達到80%,有效防禦低溫對花、幼果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