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棗樹高接冬棗技術(1 / 1)

劣質棗樹高接冬棗技術

劣質棗樹高接冬棗後,當年成活率達90%,棗頭枝平均生長量125厘米,樹冠恢複率80%。第2年開始結果,第4年即可豐產。

接穗的選擇和準備:早春萌芽前結合冬剪采集接穗,一般選芽體飽滿的1年生發育枝,采後剪去其上的二次枝,每50條捆成1捆,在高燥冷涼的地溝內沙藏,溫度保持在6℃左右。

嫁接方法:準備高接的棗園在萌芽前灌1次水,棗樹萌芽後開始高接,即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高接時,按照小冠疏散分層形樹體結構的要求,選留5-6個主枝,第1層3個,第2層1-2個,第3層1個,層間距50-70厘米,選定的主枝剪留5-10厘米,要求斷麵光滑平整,其餘枝條均從基部剪掉。嫁接方法為皮下接和腹節,接口斷麵直徑小於2厘米的枝采用單芽皮下接法,大於2厘米的枝采用雙芽皮下接法;缺主枝的空位,在主幹上選光滑的部位用腹接補空。接後用塑料帶將接口纏緊,並在接穗上套專用的塑料袋,在嫁接處以下將口紮緊。

接後管理:高接後7-10天即可判斷接穗是否成活,此時應抹除砧樹上萌蘖。接穗新梢長到20厘米以上時,對其進行綁縛固定,以防風折。在接穗以後的生長過程中隨時進行固定。高接當年追施3次肥,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各1次,以氮肥為主,每株施尿素0.2千克,每次施肥後澆1次透水。根據病蟲發生情況噴施2-3次菊酯類農藥,以防棗步曲、棗癭蚊、棗粘蟲等。噴施1-2次1:2:200倍波爾多液防治棗鏽病。

高接後第2年及以後每年9-10月份采用放射狀溝施法施基肥,每畝使用腐熟廄肥5000千克,每年追肥3次,分別在萌芽前、開花前、幼果速成期進行,以氮鉀磷三元複合肥為主,每株每次用量0.5千克。在冬棗樹發芽、開花、幼果生長期及時灌水,封凍前灌封凍水。高接後的冬棗樹第2年就可開甲。開甲後用塑料帶纏裹,同時噴1次10×10-6的赤黴素,花期每隔7天噴1次0.2%尿素與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可提高坐果率並增強樹勢。

秋季栽果樹來年發芽早

入秋後氣溫逐漸下降,果苗栽後,地下根的傷口愈合快,且地上部分蒸發量小,成活率高。另外,秋季栽果樹,果苗在來年春季發芽早、開花早。

栽植時間秋栽果樹越早成活率越高,一般在 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栽植。

挖坑秋栽果樹以木質化程度高的優質出圃苗為好。起苗前圃地要澆一次水,起苗要求根係完整,主根長度在30厘米以上,少傷側根和須根。苗木要隨起隨栽。

栽植在定植點上挖好樹坑,回填一部分土,然後把苗木放入坑內扶直填細濕土,並將苗木稍向上提動,使根係舒展開,最後填土踏實。栽植深度要求根頸部與地麵相平或略深一點。

剪幹苗木質量好的剪去20厘米長,質量差的剪去苗高的1/3,並剪去一個二次枝,以利於萌發新枝。

澆封凍水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時間在11月中下旬。

埋土防寒苗木應向南壓倒,以防止土溫變化大時,對苗木根頸部以上部分造成日灼。壓倒時不能死拉,因苗木脆嫩,易造成裂傷或折斷。在壓倒時應先在苗木的南側培20厘米濕潤的細土。

去除防寒土的時間因果樹發芽晚,去土時間比其他苗木也晚,一般在4月中旬。如遇春寒,去土時間可推遲。去土要分次完成,先去掉一層薄土後再漸漸把土全部去除,並把苗木扶直。

蓋地膜在春季果樹發芽前澆一次催芽水,然後蓋地膜保墒,以升高地溫,提高苗木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