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櫻桃早期的豐產栽培技術
大櫻桃果實成熟早,有“報春鮮果第一枝”之美譽。它以色澤豔麗、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價值高,深受消費者所青睞。以栽培經濟效益高、果實生長期短、易管理,倍受栽培者所喜愛。但在生產中存在著形成經濟產量晚,見效慢製約著大櫻桃的發展。因此探索大櫻桃早期豐產技術是促進大櫻桃發展的關鍵。
大櫻桃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較嚴,必須有一個土層深厚,肥水條件好的園地,這是正常結果和豐產的基礎。土壤要經常疏鬆。每年春夏秋季各耕翻一次,耕深25厘米左右,以利根係擴展。肥料管理上應施足基肥,追肥應做到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基肥在每年 9月中旬至10月份施入。以利翌年春天果樹生長。按株施有機肥30-50公斤,尿素0.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生長前期(5月份前)株施尿素0.75公斤,促進新梢生長。6月份後每株施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1.2公斤。水分管理上要適應大櫻桃既不耐澇又不抗旱的特點,土壤相對濕度應控製在60%-80%之間。其中發芽至初花期可根據土壤墒情澆一次水,使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以後控製土壤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
二、整形修剪
建造有利於早期豐產的樹體結構是早期豐產技術的關鍵。
1、樹形培養:大櫻桃采用紡綞形有利於早期豐產穩產。這種樹形要求栽植1.5米以上的健壯大苗,定幹高度在80- 90厘米,當年不培養主枝,到冬剪時把主幹上萌發的枝條,采取極重短截,第二年開始培養主枝,這樣可以加大中幹和主枝的級次差別,有利於從屬關係的培養。此樹形一般要求幹高60-70厘米,樹高3.5-4米,在中心幹上每隔20-25厘米錯落有致地培養12-15個主枝,主枝角度在70-80度之間,不培養側枝,在主枝上培養大中小型枝組。
2、夏季修剪:在整形過程中要結合夏季修剪,對主枝進行開角70度左右,延長枝長達50厘米左右時摘心,摘支尖端10厘米左右,冬季對延長枝短截時剪留40-50厘米左右,以保持枝軸緊湊。防止出現後部光禿現象。
夏季修剪主要以緩和樹勢,促進花芽形成為主,主要措施有:
(1)拉枝:在夏至前或8- 9月份對主枝拉枝開角避免樹冠鬱閉,下部枝條枯死,拉枝可提高萌芽率,增加短枝數量,促進成花提早結果,還可改善冠內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枝質,防止內部光禿,緩和結果部位外移,增加有效結果體積,提高產量和質量。對強旺枝拉枝可緩和枝的長勢,平衡樹勢。對輔養枝的開角要在80- 90度左右。
(2)刻芽:萌發前在芽子和葉叢枝的上方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促使抽發新梢,刻芽能提高側芽或葉叢枝的萌發質量,增加中長枝的比例和總枝量,有利於整形和彌補冠內的空缺。
(3)摘心:對樹體中的強旺枝,可進行連續摘心。對刻芽萌發的長枝、中枝長至15-20厘米時摘心培養中小型枝組,以增加有效結果部位,促使早結果和產量的提高。對旺枝摘心可達到促生分枝,增加短枝數量,緩和全樹長勢,達到提早結果的目的。對生長旺的枝條一年內可摘心2-3次。若為提高坐果率,摘心時間須限定於花後10-15天內進行。明顯減少養分消耗,減少生理落果,且果大成熟早。摘心後萌發出的二次枝,成花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