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標準化栽培技術(2 / 2)

1高標準建立葡萄園——實行標準化栽培技術的基礎

2根據葡萄生長結果表現,確定合理的管理技術參數

按照“控產保質”的定向栽培要求,應根據葡萄園具體情況,如品種、樹齡、生長勢、栽培管理條件及萌芽率、結果枝率、新梢結實率、平均果穗重、平均果粒重等生長結果表現,在產量指標適度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植株負載量,即留芽、留梢、留果量,為優質豐產奠定基礎。為此,需要仔細觀察葡萄的生長結果表現,進行必要的係統調查總結和科學研究工作。

3製訂和應用規範化的栽培技術

1)規範化的整形修剪技術

2)花序整形和疏花疏果

3)科學的肥水管理

4)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5)適期采收葡萄

柿子的鹽礬水貯藏

鹽礬水溶液由明礬和食鹽溶於水而成。明礬起保持果肉硬變的作用,不致軟化;食鹽有防腐作用。溶液配製的方法是:每50公廳開水中加食鹽1公斤,明礬0.25公斤,充分溶解冷卻後備用。

選用中、晚熟耐貯品種,細心采收,除去病、蟲、傷果。在潔淨的缸內倒入配好並冷卻的鹽礬水,慢慢地放入鮮柿,並用柿葉蓋在柿果上麵,以竹條壓住,使柿果完全浸沒在溶液中。如水分減少須隨時添加。此法可將柿果貯存到春節。若操作適宜可放到次年4~5月份。這種方法貯藏的同時將柿子脫澀,貯後的柿子色澤鮮豔,脆甜宜人,耐貯運,但略帶鹹味。這種貯藏方法,技術要求很嚴格,所用的容器必須十分潔淨。柿果質量好壞與鹽、礬配合的比例有關,必須根據品種,成熟度等靈活運用。

柿子的室內堆藏與露天架藏對環境的要求

柿子的室內堆藏與露天架藏對環境的要求

室內堆藏應選擇陰涼幹燥、通風良好的空合或窯洞、清掃幹淨,在地麵上鋪15~20厘米厚的穀草,將選好的柿子輕輕堆於草上,厚3~4層(小果類可適當增多),過厚容易引起下層果被壓傷變軟。數量不多時可裝在筐內,置冷涼處,作短期貯藏。

露天架藏應選擇陰涼、溫度變化不大的地方,用木柱搭架,架高1米,架麵大小依貯藏量而定。架上鋪箔或玉米稈,再在其上鋪10~15厘米厚穀草,柿果依次平放於草上,果層厚度不超過30厘米,便於通風,避免軟化或壓傷。柿果上麵用穀草覆蓋保溫,上麵設置防雨篷,以防雨滲入,引起黴爛。要經常檢查,及時剔去變質柿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