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的整形修剪

利用人工技術或化學藥劑等控製或促進果樹新梢生長、分枝、或改變角度,造成符合果樹生長特性的樹形,調節果樹生長與結果的關係,在適宜的管理條件下,獲得優質、低耗、高效益的栽培效果。

蘋果的整形修剪是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修剪前應針對果園具體情況(品種、株行距、樹齡、樹勢、上一年修剪反應等)學習修剪知識,統一修剪意見。目前生產上常用的稀植蘋果樹形仍為主幹疏層形。其結構特點是:幹高50厘米左右,樹高3.5-4米,冠徑5-6米。第一層3個主枝,基角60-70度,每主枝配備1-3個側枝;第二層2-3個主枝,基角50-60度,每主枝配備1-2個側枝;第三層1-2個主枝,基角45度,可不配側枝。1-2層層間距60-80厘米,2-3層層間距40厘米,中央領導枝彎曲上升,到盛果期時選上部三叉枝落頭開心,改造成為主幹疏層形延遲開心形。層內距25厘米左右。小冠疏層形幹高30-40厘米,冠高2米,樹高不超過3米半,冠徑2.5米,第一層3個主枝,基角70-80度;第二層1-2個主枝,基角60-70度;第三層1個主枝,基角50-60度。1-2層層間距60-70厘米,2-3層層間距50-60厘米左右,層內距10-20厘米。第一層主枝各配2個側枝,第一側枝距主幹20厘米左右,第二側枝位於第一側枝的反方向,間隔15-20厘米。二層以上主枝不留側枝,直接配備小型結果枝組。行間距保留0.8-1米。全園枝葉覆蓋率75%左右,以保證行間通風和通風透光。自由紡錘形幹高50厘米左右,樹高、冠徑均為2.5-3.5米,中幹挺直,均勻配備10-15個主枝,主枝基角自上而下60-90度,主枝不留側枝,直接配備結果枝組。細長紡錘形幹高50厘米左右,樹高2-3米,冠徑1.5-2米,無主枝,在中心幹上均勻配置12-16個接近水平狀態的結果枝組。此樹形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種栽培的優良樹形。

蘋果樹的豐產樹體結構

一、低幹矮冠,樹冠扁(或半圓)。幹高一般為50厘米左右,山地、丘陵稍矮,海灘、河灘地稍高。樹高4米左右,一般不超過4.5米。冠高多為3.5米,一般不超過4米。冠形指數(冠高與冠徑的比值)為0.5-0.8。

二、主枝少,側枝多,角度開張。

三、葉幕成層,樹冠開張,透光良好,結果麵大。

四、主枝的長粗比小,骨架牢固。主枝的長粗比,一般為9左右,但隨樹齡的增長而減小。

五、枝量充足,結果枝組配備合理。

密植鬱閉蘋果園的幾種修剪方法:

1、限製樹高,加大層距,疏通層間

喬砧樹高要控製在4米左右,矮砧樹高控製在2-3.5m。樹體過高、層次過多時,要逐步落頭。喬砧樹的層距在80-100厘米之間,矮砧樹在上下主枝重疊時,要保持50厘米左右的間距。要疏除上層的密、旺大枝,削弱上部長勢,對下層主枝要不疏或少疏,以利於養壯。下層總枝量與上層總枝量之比保持在5:2-3,形成上疏下密、外疏內密的結構。

2、疏通外圍,打開光路,抑前促後

對外圍要多疏少截,疏除密擠的三杈枝、並行枝和直立旺枝,延長枝要跑單條。

3、複壯內膛衰弱枝,更新老化枝組

首先是疏除紊亂、過多的纖細枝,使養分集中到留下的小枝上,以解決內膛小枝過密、過弱的問題;二是疏除許多小枝中的強旺枝,去掉一個複壯一群;三是對細弱枝留飽滿芽,短截或重短截,促發壯枝。同時,還要堅持運用無花緩、有花剪的修剪方法;四是對過高的枝組要回縮到壯枝壯芽處,並對連續結果4年的果枝進行更新。

4、科學配置和調整各種枝組

對背上直立枝組多、主枝中部大枝組多、緩放的長辮形枝組多的果園,要疏剪背上密擠枝組,疏除和縮剪部分長辮形枝組,使各種枝組搭配合理,密度適宜。

5、開通行間,減少冠積

對樹冠交接較大,鬱閉嚴重的果園,以疏為主,疏縮結合,逐步調整。關鍵是解決好第一層主枝頭相互穿插的問題首先保留著生部位適宜、長勢穩定、結果良好的主枝,對長勢強旺、影響範圍廣、花芽少的主枝,應采用疏剪外圍、縮剪、一抬一壓或轉主換頭的方法,使交接部分相分離、上下錯落、互相讓開、左右插空。

6、加強夏剪,促花結果

要采用抹芽、捋枝、曲枝、別枝、扭枝、疏剪等方法,控製競爭、改善競爭、改善內膛光照,增加中、短果枝。對輔養枝、大枝組等,采取環剝、環割、摘心等方法,促進花芽形成,增加翌年結果量,抑製果樹的營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