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神童(1 / 2)

人都有炫耀的欲望,再加上吃了欒奕的嘴短,來自潁川學院平民班的寒士們回到學院後直接把起鳳閣捧到了天上去,高呼起鳳閣是多麼高端大氣上檔次,菜肴是多麼新鮮美味,節目是多麼有趣且形式多樣……

吹捧的言語如同長了翅膀的飛鳥,飛也似的傳入豪門班。部分豪門班的世家子弟心生好奇,暗暗懊悔昨日未能赴宴。有的世家子弟,比如一直看欒奕不順眼的衛哲則昂著頭羞辱寒士們說:“你們這些窮酸蛋,見過真正的奢華嗎?就知道胡吹海捧,瞎吹牛!”

寒士們則回言反駁,“誰吹牛誰是孫子,不信你們去起鳳閣自己看!”

世家子弟將信將疑,好奇心大起,遂三五相約決定今天去嚐個新鮮。

於是乎,起鳳閣裏開始出現世家子弟的身影。從最初的一兩桌,漸漸增長到三五桌,七八桌。在美味的菜肴,優雅的環境,富有趣味性的節目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士子在起鳳閣雲集。

每一名在起鳳閣品味過絕世珍饈的主顧如同蛛網上的節點一般,將起鳳閣的美好宣揚開去。蛛網效應作用顯而易見,除了學院士子這幫半大小子,舞陽縣周邊的名士、財閥開始向起鳳閣雲集,整日高朋滿座,人生鼎沸,名聲日隆,被公認為全縣頭號酒肆。直讓欒奕賺得盆滿缽滿,雖沒達到日入鬥金的水平,但每日100多貫的收入足可稱得上可觀了。

郭嘉諸人在得知起鳳閣能賺這麼多錢後,不由咋舌,直呼商賈暴利。照這麼算用不了兩年就能收回成本。而若是將5萬貫錢用來購買土地,借助土地產糧回本至少需要30多年,兩項之間竟差15倍之多。

舞陽縣縣令丁老太爺也常帶衙中官吏到起鳳閣來,每每來此總愛選西廂臨著戲台的雅間落座,一麵大塊嚼朵炸鬆肉,品著美酒再透過洞開的窗戶看小曲、聽說書,搖頭晃腦的說不出的帶勁兒。

丁老太爺對起鳳閣的茅廁感興趣。主動喚來欒奕表示,茅廁裏的馬桶實在是好,舒服得很!自從他在馬桶上那個什麼之後,再去茅坑裏那個什麼就那什麼不出來了。他問欒奕,馬桶有沒有多餘的,他想買一套。

丁老太爺腦袋裏想了些什麼欒奕心裏門清,不由暗自發笑。他擺出一副誠懇模樣,向丁老太爺躬身作揖,道:“購之?丁公何以提買邪?公喜馬桶,實乃奕之幸也!切莫再提采買之事,奕自當取而送之。”欒奕隨即囑咐欒福到工坊取5副馬桶送到縣衙裏去,此外,再選5套上好的紅木桌椅也一並送去。

5套紅木桌椅價格不菲,不過欒奕送的一點兒都不含糊。因為他明白,這桌椅送得絕對值。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縣太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全縣的時尚潮流,縣太爺家的家具若是都換成高桌高椅,往來的士子、富商看過之後會爭相跟著效仿,如此一來必能大大帶動易木木工坊的生意。更為重要的是,縣太爺隻怕不僅會擺在自己家裏,還有可能取出一部分來用以攀附權貴,若是家具能跑到更高層,比如郡首的客廳裏,宣傳效果必然再上一層樓。到時候想不發財都難。

那廂欒奕正做著發財夢,這邊丁老太爺在心中暗暗讚歎欒奕知進退,識大體,懂人事,是個可塑之才。可盯著眼前不過三尺多高的孩童再轉念一想,“他才多大?不過七歲而已,自己七歲的時候在做什麼?隻怕還在泥巴地裏和稀泥玩呢!而眼前的欒奕卻經營著這麼大的一個產業。這又代表什麼?”他遂即想起數年來在潁川傳的沸沸揚揚的關於欒家二孫出生之日天生異象的傳聞,以及老道對此子天賦秉異的評價。“難道?”丁老太爺恍然大悟,似有所得。眼神中立刻閃耀出震驚、狂喜的神采。

要知道,在東漢這個時代人的思想還是十分迷信的。他們堅信在這世上確實存在百分之百的天才,也就是常說的神童。同時,神童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降臨,條件可謂十分苛刻。需得選擇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治之世,且選擇投胎的地方也有嚴格要求,必須是萬象祥和,一派繁榮之地。

由此說來,神童降臨也就象征著朝野清明,神童降臨之地也就是祥和之地。作為舞陽縣的縣令,神童現在就在他的縣上,那豈不就代表著他治理的一縣之地便是祥和之地了嗎?不就是說靈帝陛下領導下的大漢朝是大治之世嗎?這可是天大的功績,天大的祥瑞嗎?

反過來講,就算欒奕不是神童,如此幼年就能表現出這般才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舞陽縣教育事業發展的好。這也是天大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