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生命的起源(2 / 2)

將書籍分發到4人手中,欒奕參照圖畫,給在座所有人講述聖母七日創世的故事,以及隨後而來,信仰衰敗後的苦難。

在創立聖母教的過程中,欒奕主持禮拜近百次,對於如何煽動人的信仰之弦早就有一番套路。講出來的故事栩栩如生,聽得滿艙之人如癡如醉。大喬小喬二人更是驚呼連連。

“照子奇先生這麼說……那邊是世上先有蛋了!”周瑜連連點頭,這樣的解釋恰恰正符合東漢人對於世界的認知,相反的,給他們提什麼進化論反而不便於理解。

欒奕隨後又為眾人講述了聖母教諸多教義,以及聖母教在濟南地方推廣的情況說了出來。

再做眾人皆露好奇之色。一副恨不得到濟南一看詳情的模樣。

不知不覺天色已暗,酒終人散,典韋關羽張飛欒奕四兄弟搬進周異事先為他們準備下的客艙。

之前上船後隻顧談天,欒奕尚未覺得有什麼不對之處,如今月上中天,安安靜靜地躺在鋪上才發覺不妥。

船在浪濤洶湧的江上行駛,搖搖晃晃,晃晃搖搖,眼前的天花板在風雨中晃來晃去,如同酒醉一般。欒奕頭暈目眩,肚子裏翻江倒海,今夜宴席上吃過的菜肴滾來滾去,直往嗓子眼冒。

另一邊,張飛也沒怎麼好受,猛地坐起身來,捂著嘴就往門外跑。

欒奕趕忙起身,硬硬攔截,可張飛情急之下實在力大,他一個人實難阻擋,便將典韋關羽二人也喚了起來,“大哥、二哥,快攔住三哥。不能讓他到船舷上吐,萬一掉到江裏去,黑燈瞎火的非出人命不可。”

典韋、關羽頓覺事急,強忍自身嘔吐欲望,離開床鋪一左一右死死架住張飛的臂膀,與欒奕一起硬硬將其拖回床上。

張飛黑臉發紫,呢喃道:“不行,放俺出去……俺,俺老張要,要……”隻聽嘔得一聲,平躺在床上的的張飛大吐起來,口中汙穢物如同噴泉一般呼呼往外冒,吐得典韋、關羽、欒奕滿身都是,將晚上吃的酒菜吐了個精光。

原本,典韋、關羽、欒奕尚能忍住暈船的不適,如今見張飛吐的這麼惡心,反胃之感愈發強烈。“嘔嘔嘔……”竟也跟著大吐特吐起來,恨不得連苦膽都吐了出來!

一夜折騰的夠嗆,被強行捆縛在船上的張飛後半夜睡得倒香,欒奕他們三個則在吐得實在沒得可吐之後,還得跌跌撞撞收拾滿地的贓物,苦不堪言。

翌日清晨,太陽在江頭冉冉升起,江上的風浪變緩了不少。欒奕褪下肮髒的衣衫,換上嶄新的衣袍,撮起鼻子嗅了嗅,不由皺起眉頭,還是帶著一股濃濃的嘔吐物味。

他揮揮衣袖,撩開門簾走出艙房,徑直往甲板走去。他現在急需清心的江邊空氣洗心潤肺。

在甲板上站定,江畔淡淡的水幕包裹下,連綿不絕的遠山映入眼簾,鱗次櫛比,鬱鬱蔥蔥,怪石嶙峋,飛鳥盤踞,儼然一副絕美的山水大畫。山腳下,江水邊,時時現出幾個小漁村。居村茅屋臨江而建,早起的漁民們在江邊打水、洗衣、倒夜壺……茅屋中炊煙渺渺,一派生機勃勃的原生態江南人家生活風景。

欒奕不由望的癡了,美好的風景瞬時間將他昨夜不快的心情擠出腦海。

伸懶腰的工夫,聽到有人向自己請安。欒奕轉身望去,正是周瑜、孫策、大喬小喬四個小孩。

細細觀之,四人麵色不錯,顯然昨夜江上的風浪對他們幾個沒有任何影響。這讓欒奕不由大為感歎:“‘北人不善水,多暈船;南人多能泅,登船如履平地’此言果然不假!”

孫策見欒奕麵色慘白,關切詢問:“吾觀子奇先生麵色不佳,可是昨夜睡得不好?”

何止是睡得不好,壓根就是一宿沒睡!欒奕苦澀的笑了笑,未做答複。周瑜則透過欒奕是北方人這一點猜測道:“莫非……子奇先生亦暈船乎!”

一聽周瑜說欒奕不是,大喬小喬不幹了,要知道神才大名打她們懂事那一天便聽父親時常念叨,5歲時,母親就時時在榻邊為她們講述《聊齋雜談》故事,她們這輩子讀的第一部業外書籍也正是這部《聊齋》……可以說,她們從幼年開始便是欒奕的鐵杆粉絲了。她們姐妹二人怒氣衝衝盯著周瑜,異口同聲為欒奕辯解,道:“子奇先生世之神才,怎會暈船!”

周瑜正想反駁,話尚未出口,卻聽欒奕撓了撓頭,主動回應,“事實上,奕確實暈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