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落魄書生(1 / 2)

七月十五,大朝日。

漢靈帝劉宏立於大殿之上,氣呼呼的來回踱步,頭頂皇冠上的珠簾來回對撞,發出一陣“劈裏啪啦”蹦豆子似的聲響。他怒氣衝衝,歇斯底裏大喊:“爾等妄稱大漢名士、名將,如今都過了這麼長時間卻連區區些許反賊都破不了。朕要爾等何用?”

一聽這話,滿朝官吏呼呼啦啦跪倒一片,朗聲高呼:“陛下息怒!”

“息怒,息個球怒!”劉宏直翻白眼,竟報出粗口來。“河北盧子幹龜縮不動,豫州皇甫義真、朱公偉接連敗績。朕如何息怒?”

太尉楊彪在這件事上最有發言權,“陛下息怒,息怒!賊兵勢大,北中郎將盧子幹以五萬兵馬迎戰十五萬反賊,實難強攻,隻能等待時機智取。左、右中郎將皇甫義真、朱公偉生於將軍世家,又勞於軍事多年,極善帶兵。之所以戰事吃緊,也是因為實際未到。隻有天時一至,定然有所建樹。”

“天時,天時!天時何時能到?等到反賊攻陷洛陽,砍了朕的腦袋天時再來可怎麼辦?”劉宏越想越氣,跳腳大罵。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你們就會說陛下息怒,有沒有點新鮮的?有沒有人能想到驅敵之策?”劉宏環視眾人一眼,見沒人應話,長哼一聲,一屁股蹲回龍椅,“朕不管。”他伸出十指,殺氣淩然地道:“一個月,一個月內豫州、冀州再無捷報,朕管他是東西還是南北中郎將,定要將其拿下治罪!”

“陛下三思……”一眾文武皆勸。“陛下三思!”

“朕意已決!”劉宏斬釘截鐵地說。

“陛下……”

立於劉宏身側的張讓見一眾文臣武將還要規勸,扯著公鴨嗓子尖叫:“大膽。陛下金口玉言,爾等想讓陛下出爾反爾嗎?”他最喜歡看這幫腐儒在皇帝麵前吃癟了。

文臣武將登時啞口無言,大殿內落針可聞。

正當此時,卻聽有人來報,“報……八百裏加急軍報!”

“定然又是豫州出了事情。”劉宏眉關緊鎖,連日來皇甫義真幾乎一日一報,好消息少,壞消息多!“朕懶得去聽。交由大將軍府料理。”

“喏……”信使扭頭要走。卻被眼尖的王允發現那份急報纏著紅繩,乃捷報,且報文以神才紙為載體書寫,當即將其攔下,“陛下,不妨看上一看,是濟南丞傳來的捷報!”

“哦?”劉宏眼前一亮。“當真?”

信使報曰:“卻是濟南國丞從青州發來的捷報。”

“快快念來!”劉宏身體前傾,一臉的興奮。

“喏!”王允主動承擔起讀報的任務,依報文所述,將欒奕引領大軍進入兗州解山陽之圍,後馳援青州,破昌邑、東塋、琅琊,滅臨淄叛賊之事報讀出來。

劉宏拍手大笑。“這欒子奇,連戰連捷,真虎將也!哦不……朕聽聞世人皆稱其為神才,那邊是神將!哈哈哈……神將在手,何愁反賊不滅。傳朕旨意,著濟南國丞欒奕領征東將軍之職,即日發兵豫州,馳援皇甫義真。”

有老臣鄒節出言諫曰:“陛下,濟南國丞不過是秩俸五百石的小吏,如今一躍為秩比千五百石的大將,欒子奇升遷過快,有違祖製啊!”

一聽鄒節阻礙自己未來女婿升遷,王允先不幹了,質問道:“哪條祖製約定不許連跳四級?”

“這……”鄒節一時語結,“確實沒有明文規定。但數百年來皆如此行事。”

“想當初,甘羅拜相、霍將軍封狼居胥也是按公所說之規定行事嗎?”蔡邕也站了出來。他所舉得兩個例子,甘羅八歲拜相,霍去病十六歲領兵攻打匈奴,都是少年破格提拔,身居高位又立下不世之功的典範。

“這……”滿朝文武議論紛紛,或點頭,或歎息,無有反駁者。

“陛下!”王允持笏,正色道:“當今黃巾亂黨氣焰滔天,乃非常之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破格提攜俊傑之士也屬正常。”

“王中郎所言甚合朕意。”劉宏撫須大笑,“既如此,讓父便擬旨吧!”

張讓眼珠轉了一圈,低聲應喏。心中暗暗有了計較,顯然欒奕此子已成功借助平叛進入了皇帝的視野,並深受皇帝喜愛。未來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可惜啊可惜……張讓望一眼蔡邕和王允:他屬於士人那邊,將來若是讓他發跡,手握權柄,再加手握雄兵,我等內臣結局不堪設想,必須盡快將其鏟除。不過……不是現在,還需等待,等待一個絕佳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