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鮮血為引(1 / 2)

出得營門,太史慈所帥夜襲馬隊人銜草馬含枚沿小路向反賊大寨南部靠攏,期間遭遇一隊共計三名反賊哨騎,幸得太史慈提前發現,拈弓搭箭連射三矢,一箭一人,將哨騎射落馬下,才不至泄露行蹤。

午夜時分,夜襲兵馬抵達反賊寨外密林,靜靜等待。

半個時辰後,果然看到敵寨西方燃起萬丈紅光,安靜敵寨驟然嘈雜起來,人言馬嘶不絕於耳,一根根火把燃燒起來,集結成隊向西麵靠攏,漸行漸遠。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關羽領銜的神通營2000將士在距賊寨西門2裏處點燃了上千處篝火,近萬根火把。

反賊還道是教會大軍趁夜殺了過來,四處求援。波才更是點齊兵馬親自殺出營寨,向神通營方向趕來。

然而,當反賊5000先鋒部隊殺出西門,來到火光最盛之處時,立刻看破了教會這邊玩的是障眼法。哪裏有什麼大軍,隻不過是些虛設的火把罷了。接著便要調轉馬頭,重返大寨向波才稟報,以阻止波才盡派大軍前來攻伐。

可是就在準備調頭回返的時候,卻聽到不遠處那寥寥千餘名教會兵馬陣列中響起了隆隆的鼓聲,竟向他發起了衝擊。

教會聖堂武士團神童營陣列最前方,關公烏黑的長髯隨風招展。他依然一副麵無表情的模樣,但是內心之中卻充斥著堅定的信念。他必須為太史慈爭取更多的時間,更好的機會。而完成這一點的第一步,就是必須拖住眼前這隊反賊。

令人吃驚的一幕就在黑夜中長社城外上演,2000神通衛士邁開大步毅然決絕的衝向了人數明顯多於自己的反賊大軍,與反賊5000先鋒部隊撞在了一起,你來我往殺做一團。關公手提青龍偃月刀,率領一眾親隨在陣中往返支援,堵塞神通營大陣破開的缺口。一雙微眯的鳳目時刻關注戰局,見神通衛士人數雖少,仍不落下風,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2000名神通衛士都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其中凝聚著他大量的心血,在接連不斷的平反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各個都是能征善戰之士,跟他們相比粗鄙的黃巾賊確實不值一提。就像現在……不過頃刻之間,便擊殺數百米反賊。反賊大陣已是殘破不堪,潰敗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隻不過,關羽明白,自己必須速戰速決,隻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這股兵馬吃掉,波才才會更加關注自己,派更多的人來圍剿,從而為太史慈衝入長社贏得機會。

想到這兒,他眯成一線的鳳眸微微張開了一點,探照燈似的在反賊大軍中往複尋找,終於不負所望,在篝火照耀下從敵陣偏西位置尋到了中軍大旗。他輕撫一下長須,暴喝“隨我來!”遂既猛夾馬腹。

戰馬吃不得痛,高速奔跑起來,在關羽駕馭下戰車似的一頭紮入敵陣。馬鞍之上,青龍偃月刀勢大力沉,左劈右砍,留下一地的屍首。

關羽身後百名親兵亦是各個悍勇,他們胸前的血紅十字在月光照耀下栩栩生輝。懷揣著信仰的他們深信在任何凶險環境下,聖母都會庇佑他們,即便馬失前蹄戰死當場,也是源於聖母的召喚,召喚他們去神的國度,去天堂,享受幸福的時光。於是,他們拋棄了生死,而戰場上無懼生死的情結恰恰最容易讓人活命。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要冷靜,都要勇猛。

鮮血為引,直指強行之路。踏著鮮血染成的紅毯,關羽大殺四方,橫衝直撞的來到反賊中軍大旗下。一聲大喝“納命來”嚇得賊將魂不附體。

那賊將親眼見證了關公的勇武,自知不是對手,拍馬便逃。然而,終究還是吃了戰馬劣等的虧,被關公胯下黃鬃馬一個飛躍追上,手起刀落,刀刃左肩入右腰出,將賊將斬成了兩段。

一眾反賊見主將戰死,將旗倒地,頓時樹倒彌孫散,四下潰逃。

關羽也不追擊,令隨軍將校原地待命,整頓兵馬。

卻說波才剛得戰報聞知前方乃是教會小股人馬虛張聲勢,正準備調集兵馬返回大營,卻得到了先鋒戰敗,主將陣亡的消息。便又分出1萬士卒再戰關羽,自己攜大軍踏上反回大營的征途。

不過半個時辰的工夫,後部兵馬還沒來得及跨入營門,戰報複來,那剛剛派出去兵馬又被殺敗。

波才聞言大怒,揪著敗退回來的主將怒吼,“廢物,汝1萬大軍竟敵不過敵軍2千,要汝何用?來人,把這廝拖下去!”

那主將苦苦哀求,“渠帥饒命。罪將確實兵敗,不過不是1萬敵2千,而是4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