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朝堂對峙(2 / 2)

讀到這兒他又望一眼靈帝,攤開手解釋道:“陛下,這句話意思其實就是‘君權神授’,因為您是聖母最喜愛的人,所以才能榮登九五,得到聖母更多的照拂。此外聖母教教規還規定聖母教徒應尊敬、維護蒙聖母喜樂的上等信徒,也就說,但凡聖母教徒都應該尊敬陛下。這就證明了聖母教從根本上是維護陛下的啊!又怎能說是居心叵測呢?”說完,欒奕雙手托書,請求靈帝親自過目。

靈帝一看,還真是那麼回事。又把書砸給了衛寧。

衛寧雙手捧書,一臉震驚,“怎麼會這樣?”他哪裏知道,三句話一個在第三頁,一個在第五頁,還一個在第十六頁,離著十萬八千裏,竟能聯係到一塊兒解釋。

這恰恰正是基督教《聖經》的妙處。

靈帝雖然也生衛寧的氣,但麵色顯然好了許多,帶了點笑模樣。顯然,他在為得到了聖母青睞,可以贏得神靈保佑而洋洋得意。可是他卻不知,“隻要是蒙聖母喜樂的,必然得到更多權柄”與“隻要是得到更多權柄,必是蒙聖母喜樂的”兩句話按照邏輯根本不能等同。這方麵,欒奕非常巧妙地運用必要性邏輯錯誤,擾亂了靈帝的思維。

“衛寧,你還有甚話說?”靈帝又問衛寧。

“他,他……”衛寧一時陣腳大亂。“他有仿效張角作亂之嫌。

“胡言亂語。”欒奕適時反擊,“想我大漢廟宇林立,洛陽城中便又不少。汝怎不說白馬寺裏的佛教徒要仿效張角作亂,怎不說各地廟內老子信徒圖謀不軌?遠的不提,你怎不說蜀中五鬥米教有聚眾為禍之嫌?怎地偏偏揪住聖母教不放?衛寧……我本不想提,可別以為大家不知,你之所以誣陷於我就是為了報當年渭河畔受辱之仇,當然,還有奪愛之恨!這才公報私仇,做出這等小人行徑。”

“欒奕,你胡說!”衛寧氣的渾身發抖,已是方寸大失,“我衛寧行的正坐得直。我再問你,既是無不軌之心,為何募養兵馬?”

欒奕毫不猶豫按照郭嘉給出的答案作答。“黃巾亂起,天下大亂。陛下令各地征召鄉勇,平叛作戰。教會的兵馬便是響應陛下號召,從聖母教徒中征召而來的鄉勇,並不算募養兵馬。”

衛寧聞言,腦袋轟的一聲,仿佛要炸開一般。完了,完了……欒奕竟如此狡猾,把罪責推了個一幹二淨。這可怎麼辦,怎麼辦。他的目光在張讓身邊流連,一副技窮模樣。

張讓一臉怒容,暗罵衛寧無用。不過幸好他早有準備……他那雙犀利的眸子在朝臣中掃了一眼,找到目標後,輕輕點了點頭。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靈帝瞟了一眼,竟是少府卿張遂,“張愛卿,等審完案件再奏不遲。”

“陛下,臣所奏之事,與本案息息相關!”

“哦?”靈帝楞了一下,“那便說來!”

“謝陛下。”張遂略微沉吟,質問欒奕道:“欒子奇。你剛才問衛寧為什麼不說佛教、道教和五鬥米教有謀反之嫌?讓本官來回答你好了。那些教派廟宇雖多,卻各自為營,相互之間沒有聯係,哪像聖母教那般相互統禦,自成一體。陛下……”

他扭頭衝靈帝躬身一禮,道:“據臣所知,聖母教內等級分明。在教主之下,分設十二紅衣主教。十二紅衣大主教之下設有正副宗主教各一人,負責一州之地的教會事務;宗主教之下則是正副郡國主教各一人,負責一郡或王國傳教事宜;郡國主教之下則是大主教,負責一縣;大主教之下還有區主教,則就落實到了多存結合的一片區域;區主教手下還有神父、神仆若幹……這些人員他們自稱為神職人員。其實就臣看來,這些神職人員簡直跟朝廷官吏一樣,按月領取俸銀,其負責一縣傳教事宜的大主教,俸銀比朝廷縣令還高,儼然就是一個朝外之朝。對於此事,欒奕如何解釋?”

“這……”欒奕雙肩猛地抖了一下。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無疑,神職體係正是聖母教最大的軟肋,別人最容易在這上麵做文章。“啟稟陛下!聖母教中確有神職人員,但設置神職人員的目的並非建立朝外之朝。而是為了便於管理教派,統一思想。避免心懷不軌之人誤讀教義,借此做出有害於朝廷的舉動。”

“好個巧舌如簧的欒子奇。” 張遂冷哼一聲,“怕是恰恰相反,為的是統一思想,一致對付我朝吧!陛下,昔日張角之太平道內設渠帥、大方。如今欒子奇之聖母教比張角劃分更細。數世間教派,給信徒配以職務者,唯此二教。欒子奇險惡之用心昭然若揭。”

“欒奕!”靈帝大怒,“來人,把這意圖謀逆者推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