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安置黃承彥,欒奕可謂大傷了一陣腦筋。最終決定,在濼口欒家大工坊專門騰出一間院子,專供老人家研製稀奇古怪的器物。無論製出的事物是否有用,所需的材料一概由欒奕埋單。區區材料錢他欒奕出得起,隻是希望老人家不負厚望,在未來的某一天真能把木流牛馬和諸葛連弩製造出來。
除此之外……龐統龐士元作為龐德公的親侄、嫡傳弟子,欒奕通過記憶中未來史書中的記載也好,通過自身多年來與其書信交流的了解也罷,對他的才華可謂耳熟能詳。加之他現在隻有十八歲,可塑性極強,因而欒奕對他的未來寄予了厚望。
為了能早日將龐統培養成教會中流砥柱般的人物,欒奕先把他派到了身為民生紅衣大主教的毛玠身邊,讓他從教會中與基層信徒接觸最多的部門開始曆練。逐步了解聖母教的現狀,以及未來的宏偉理想。等到他真正理解聖母教為何物,樹立了堅定的信仰,通曉了教會日常運作的流程,欒奕再委以重任,把他派到地方,從地方決策者做起,一步步積累經驗,為將來升入神殿攢下資本。
處理完司馬徽一行的安置事宜,欒奕才算有時間騰出手來處理剛剛得到的壞消息。
“濟南王劉武薨!”六個大字,宛若一道耀眼的血光,刺的欒奕直想流淚。據說,劉武升天的前一刻手裏還緊緊握著欒奕送給他的那枚黃金十字架,呢喃感念聖母賜給他生命和富足,感謝欒奕救他走出火海,過上美好的生活。
想到這兒,欒奕已是泣不成聲。要知道,劉武才四十八歲啊!如此年輕竟撒手人寰了。
其實在多年之前,欒奕在濟南王的夫人,過去起鳳閣的歌女口中得知劉武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他幼年時在王宮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到了少年時代朱英篡政,把他這個濟南王徹底架空,不但剝奪了他國王的權利,更是奪走了他無憂無慮的生活。將其趕出溫暖舒適的宮殿,逼他在寒冷的柴房裏生活,連每天給他的餐食都是腐敗之物。這讓自幼享福享慣了的劉武心理和生理上極為不適宜,生了好幾場大病。
患病期間又無人醫治,隻能硬抗。雖說屢屢化險為夷,熬了過來,卻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病根。後來,欒奕推翻朱英,將劉武救出火海,在得知劉武身患頑疾之後,沒少讓華佗、張機為他診治。可是病已經落下許久,已是病入骨髓無法根除,隻能靠藥物維持。照二位神醫所說,劉武體內五髒六腑破敗不堪最多隻能再活三年。
如今五年過去了,劉武多活了兩年,這在張機看來已經是聖母顯靈了。
欒奕知道,劉武正是憑著對聖母的信仰才堅持熬過了後兩年。在他生命結束前的最後兩年裏,為了積善德入天堂,他動用自己濟南王的權利和私產做了很多的善事。對此,濟南國的百姓欒奕本人都十分感激。
誠然,欒奕早就在醫者口中得知,短暫未來的某一天,活生生的劉武將徹底消失,變為一尊永生的靈魂。可是真到了成為事實的時刻,他仍忍不住大為傷感。畢竟,自中平六年至今,他已與劉武相識了八個年頭之久。
在這八年時間裏,劉武矢誌不渝的支持著教會事物,從來沒有拖過欒奕的後腿,把濟南國的大權全部交給了欒奕,讓欒奕得以安心經營。
可以說,沒有劉武的支持,聖母教的發展絕不會像現在這麼快。
對此,欒奕感激涕零,始終把劉武視為自己和聖母教全體信徒的恩人。
如今,恩人仙去,欒奕心中的傷感可想而知。
隨後,為了紀念這位在碌碌無為中透著偉大的恩人,欒奕在新的一期《聖光報》上發表親書的悼詞,號召全教區信徒掛白帆祭奠恩人離世。同時,還在聖?女媧大教堂內為劉武築杯立傳,以紀念劉武的在天之靈。
劉武生前膝下無子,隻有一對女兒皆未婚配。欒奕讓漢室宗正劉岱將這對女孩兒封為漱玉公主和濯纓公主,又將長女漱玉許配給了張遼,次女濯纓許給了龐統。張遼和龐統皆是欒奕頗為看重的青年才俊,嫁入他們家後,可保兩位公主終生衣食無憂。也算了了劉武的後事。
劉武下葬後不久,以青兗二州宗主教王伯、李鑫為主的老牌教會陸續上書,先是盛讚一番欒奕卓著的功勳,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雲雲。隨即話鋒一轉,談起濟南王劉武離世,且沒有留下後人,濟南王位因此空置。最後,他們才拋出上書的目的——國不可一日無主,建議教主接替劉武出任新一任濟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