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就緒,第一個箕日很快就要來臨。介於這次深入敵後乃是秘密行動,並非大規模入侵,所以不能帶太多兵馬。所以欒奕特地在軍中挑選了八千最為強壯的漢子,這些人在過去的戰事中多多少少都有軍功,作戰十分英勇,各個都是可以以一敵二甚至更多的悍卒。除了他們,二百特戰隊員亦在其列。
八千兵馬於黃昏完成集結,換上袁軍軍服,打上袁軍旗號,由欒奕親自領軍,帶於禁、徐晃等袁紹帳下人等相對不太熟悉的將領趁夜渡河,抄偏僻小路往故市進發。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迎麵走來一隊袁軍。欒奕統領的八千衛士看到有敵軍前來,臉上霎時露出狠厲的表情,緊攢手中兵刃一副如臨大敵模樣。
欒奕趕忙令隨軍將校安撫士卒情緒,責令大家放鬆心神,切莫被對方看出破綻。
恰當此時,那隊袁兵來至近,為首一將端坐在高頭大馬上,高喝:“號兒——旋風”。
顯然,這是袁紹軍內的暗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欒奕答得出暗語,便可順利通行。與這對袁兵互不相礙,交錯而過。如果答不出,隻能撲上去與袁兵大戰,並因此暴露行跡,失去焚燒糧草的大好機會。
好在,臨來之前欒奕和許攸考慮到了這一問題。依據許攸對袁紹的了解,這位出自大漢名門的一方霸主極好附庸風雅,所以他所使用的暗號有個特點,喜歡從古詩中抽取字句。將詩中四字短句一分為二,其中上兩字為“請號”,下二字為“行答”。“請號”和“行答”每日申時更換一次。各營將校在個時間會到中軍大帳請號,袁紹便會在詩書中任意勾選一句,再有書記官將其抄錄紙上分發給各營將校,隨之傳至各軍。
上個月,袁紹用的是《詩經》上的《擊鼓》,這個月用哪首詩尚不得知,不過肯定出自《詩經》。
一聽袁紹從《詩經》裏取暗語,欒奕嘿嘿一笑。他自幼就讀於潁川學院,在啟蒙恩師岑夫子地獄式的填鴨教育下寒窗苦讀六載有餘,四書五經可謂倒背如流。無須準備,隻消從《詩經》任意挑出兩個字,他不但可以輕鬆對上整句話,連整篇詩都能一字不落的背誦下來,同時還能說出寫作背景和詩文內涵。
這同時也是當初潁川書院年度課業考核必考的內容,所有出自潁川書院的學子幾乎都能做到這一點。
拿《詩經》來考他,簡直貽笑大方。
所以,當聽到袁軍將領以“凱風”相問之時,欒奕立刻記起“凱風”二字出自《詩經》《凱風》一篇,其問曰:“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欒奕遂答:“南風”。隨之,兩邊人都送了一口氣。那名袁軍將領隨即抱拳與欒奕見禮,欒奕以禮相回。
“這位將軍,前路南行一路好走!”兩軍交錯而過之時,那位袁軍將領還不忘給欒奕送上平安的祝福。欒奕心中暗嘲,臉上卻掛上溫和的笑容,拱手致謝,“後會有期!”
“再會!”
與“好心”袁將拜別之後,大軍轉向西北。期間又遇兩波袁兵,欒奕均以暗號輕鬆應對,並未落出破綻。半個時辰以後,大軍抵達了故市外300餘步處。
在這裏,欒奕下令放出早早備下的“火禽”和“雀杏”。這些野雞、麻雀已經被餓了一天之久。出籠之後蹭的一下便直入雲霄。出於動物覓食的本能,幾隻野雞、麻雀在空中盤旋一圈迅速發現故市內存有可以飽腹的糧草,遂既將這一信息報知同伴。於是,野雞和麻雀成群結隊從天而降,落在了故市內的糧倉上。
此時,藏在它們隨身桃核、杏核裏的艾草已經點燃,現在飛行和著陸後啄食已經耗去了不少時間,艾草燃到根部,迅速點燃裏核裏的易燃物。野雞、麻雀呼的一下被烈火點燃,它們受不得烈火熏烤,四處亂竄,一頭紮在糧倉上,將草木結構的糧倉點燃。
就在欒奕“空軍”大隊將火焰帶勁故市糧倉的時候,故市的守將——淳於瓊正在營中舉行一場小規模的宴會。
說起這淳於瓊,也是欒奕的老朋友了。想當年十二歲他第一次進京時,參加渭河詩會遇到了不小的麻煩。當時就是淳於瓊尊曹操之意來幫他解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