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1 / 2)

岑夫子一臉驕傲,評價欒奕道:“吾徒聰慧,自悟得之。亦或確得聖母眷顧,賜其非凡智慧。”

孫策才不信什麼聖母顯靈,賦予欒奕無限知識之說。不過他確是深信欒奕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欒奕不似龐統那般過目不忘,也不像程昱那般博聞強記,更不似郭嘉那麼靈活。若論智力,不過就是個中上之資的普通人罷了。

之所以能以普通人的智慧在漢末贏得這麼大名望,受萬眾仰望,乃是借了前生的知識。

來自21世紀的他,畢竟在前世接受過係統的科學文化教育,並最終獲得了大學研究生學曆。什麼叫研究生,英語稱研究生為master,直譯過來便是大師。代表著對某一領域,有一定的認識。

他對世界的認識足比公元二世紀的漢人多出十八個世紀。正所謂高瞻遠矚,欒奕站在世界文明數年曆程中眾多科學、文藝巨匠的肩頭眺望公元二世紀的地平線,自然看的就比別人遠的多。所以才完成了許多令人驚歎的偉業。

這一點孫策永遠望塵莫及,除非他的軀殼裏也有一個來自21世紀的靈魂。

孫策自知在謀略上難以企及欒奕,便開始在武藝上下功夫。他用了足足五年的時間針對欒奕的錘法創出一套槍術,專門克製欒奕天生神力的特點。

除此之外,他還探訪了欒奕數次戰鬥的目擊者,借他們的口還原當年戰鬥的場景,並以此為參照進行過有針對性的演練。洛陽宮欒奕與赫拉克勒斯的那場巔峰對決便在此列,在對那場戰鬥進行一番模擬之後,孫策逐漸摸到了對付太極拳的辦法——太極拳是後手拳法,善守而不善攻。再有便是太極拳拳法出眾,但終歸是套拳法,下三路的技擊不多。如果以腿法應對,腿比臂展要長,便可借攻擊距離予以克製。

所以在逍遙津下,當太史慈用出太極拳的時候,孫策一點都不陌生,臉上非但不憂,吐一口嘴裏的鮮血,露出欣喜的笑容。他立在原地,把鎧甲衣襟往腰上一別,挑釁似的向太史慈擺了擺手。

誠如孫策所料,太史慈果然犯了難。他練習太極數年之久,還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出擊該如何出手。

站在寨牆上的關羽看到太史慈遲遲沒有出手,立刻猜出其中緣由。隨即衝太史慈朗聲大喊:“斜行傲步!”

關羽是誰,那可是欒奕的結義二哥。想當初欒奕剛剛“創”出太極拳法的時候,還隻是一套拳路,並不能運用到實戰技擊。後來合欒奕、典韋、關羽、張飛、王越五人之力,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研習、演練才搬上實戰平台。

可以說,關羽是太極拳實戰拳法的創始人之一,其對太極拳法要義領悟之深可想而知。

所以,聽到關羽指點的言語,太史慈心頭一鬆。果斷按照關羽所說,雙腳開立,踏著斜行傲步緩緩靠向孫策。

“高探馬!”隨著關羽一聲暴喝,太史慈身體陡然繃直,上體前傾右掌直拍孫策麵門。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左腿高抬一記鞭腿將太史慈右臂掃到一旁,緊跟一記二起腳正踹太史慈前胸。

隻聽“嘭”的一聲,太史慈被這一腳踹出五步多遠,摔了個灰頭土臉。若鎧甲護心鏡護住胸口,非被這一腳踹出內傷來不可。不過即便如此,太史慈仍不好過,胸口一片火辣辣的疼,內裏熱血翻滾,難受不已。

他揉了揉生疼的胸膛,回視一眼高牆上的關羽。

關羽緊皺眉頭,冷哼了一聲。他立刻明白,孫策這是想借腿的長度來克製太極拳的拳路。“哼,白日做夢!太極便是無極,無邊無盡千變萬化,豈是區區腿技可以相克的?”

“子義,再來!左右玉女穿梭。”

太史慈目光回複清明,依關羽所言,八尺高的漢子邁著頗具女性嫵媚姿態的步子左騰,右躍直撲孫策。

“單鞭,掩手肱捶。”

太史慈衝勢一指,立地紮起馬步,左手前探成掌,右手後拉成勾。勾手一翻轉而成拳,右腿蹬地發力,力道從腳跟一直穿入腰弓。腰弓一抖,全身的力量向右拳彙聚。以左掌為掩護,驟然爆出。“喝……”

一連串動作一氣嗬成,氣勢之猛竟發出“噗”的一聲破空聲。

孫策不敢小覷,匆忙之間抬腳直踢太史慈的鐵拳。

“嘭”拳腳相撞,孫策噔噔噔……連退五步,右腿自腳心到膝蓋一陣生疼。

太史慈雖僅退了三步,但透過他不停顫抖的右手也可看出,此時的他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