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行路難(2 / 2)

聽了這些,教會衛士們臉上的愁苦瞬時而消,眼中霎時迸發出堅定的神采,隨即默默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借了這份信仰的力量,八萬教會大軍突破萬難,曆時三個月之久,終於跨過了太行天塹,在聖元九年春日抵達上黨郡邊境。

話說上黨自古以來便是大漢北部並州重鎮,是長城、州治晉陽城以外,防止塞外匈奴人南下入侵中原腹地的又一戰略要衝。為加強這一重要所在的軍事防禦力量,自漢文帝始便在上黨至冀州的必經之路上依據山勢修建了四座雄關,分別為天井關、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

在過去的數百年裏,大漢借助這些雄偉的關隘不止一次打破了塞外胡人入侵中原的陰謀。如今,麵對洶洶而來的教會大軍,高幹反過頭來將它們當做阻擋教會北伐的屏障。

天井關、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四座關隘中,以壺口關最富盛名,也最堅實。高幹遂將中軍設在此處,另命大將鞠義帥一萬人把守天井關以為先鋒,並責令鞠義隻許固守不得出兵,力求耗盡欒奕兵糧,讓其不戰而退。

得到這樣的指令,鞠義很是怵頭。據他得到的可靠情報顯示,欒奕在過去的安平、易京之戰中使用了一種可以引發大規模爆破的器具。具體是什麼他並不清楚,而且他也是最近剛剛搞懂什麼叫做爆炸。

一座城池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化為塵土,與之相伴的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結合教會在過去戰爭中多次投入使用的霹靂車,鞠義完全有理由相信,欒奕手下的教會衛士可以將那種引發“爆炸”的東西從百步開外拋射到城牆上,給駐守城池的己方大軍造成巨大傷亡。

如此一來,固守關隘純屬自取滅亡。若想阻住欒奕北伐的步伐,隻能智取……

智取?聯想到欒奕帳下的那些謀士,再想想他手下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鞠義不由搖了搖頭,他們哪個不是奇謀百出的行家裏手,在他們麵前玩智取純粹自取其辱。

智取不行,還有最後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在城前駐守一彪人馬,如果發現教會大軍要使用霹靂車,便迎頭痛擊。如果教會兵馬舉眾來攻,可靠到城邊,借城牆上的弓弩陣掩護。

但是這樣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鞠義分出大量兵馬駐守城外勢必會與教會大軍主力展開大量白刃戰,從而帶來巨大的傷亡。而鞠義手中隻有一萬多人,隻是教會大軍總數的八分之一。根本耗不起。

可是,目前也沒有別的對策供鞠義選擇,隻得能拖一天是一天。

翌日清晨,有探馬傳來急報,教會大軍距離天井關已是不足二十裏。

鞠義不敢遲疑,立刻分出七千大軍於關前列陣。兩個時辰後,地平線盡頭揚起滾滾塵煙,塵霧之中隱隱可見人影瞳瞳。

那些人影在灰黃相間的塵土之中邁著整齊的步伐,銀色的鎧甲在日光照耀下綻放著金光色的光芒。他們手中的長槍統一斜向前高挺著,邁出的步子整齊劃一,隆隆的腳步聲與鼓聲齊鳴,僅那份氣勢就讓關前鞠義手下的兵馬不寒而栗。

教會大軍於關前三百步處止步,一員銀甲小將從陣中衝將出來,將他那別具一格的流星錘指向將旗之下的鞠義,喝問:“大漢護國神教教主,兗州刺史欒奕奉吾皇之令,前來並州討伐亂黨高幹。爾等為逆臣謀士,按律當斬,但念在爾等乃是受小人蒙蔽,情有可原。如若主動請降可免死罪。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他就是欒奕?”樹的影人的名。鞠義雖早就聽說眼前這位大漢六州四國的實際掌控者隻有二十九歲,但在真正親眼見到欒奕後,仍禁不住感歎欒奕竟是這麼的年輕。看起來也就二十冒頭的樣子,下巴上的胡須僅有一寸許,與滿臉胡須的他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卻是不知,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和胡須是不能輕易修剪的。否則就是大不孝。

可是欒奕卻不講究這些,為了避免滿臉大胡子影響美觀,他會在深夜無人之時偷偷修剪一下胡須,故意將胡子打理一番,修理成一副十分儒雅的山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