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重重有賞(2 / 2)

蹋頓忽然記起有人說欒奕家中幾個女人都是大漢朝人所共知的絕代佳人,不由為之羨慕,眼前一介普通漢女便有如此姿色,那欒奕的女人又該是什麼模樣?

能跟她們睡上一夜,估計死也不會存有遺憾了吧!

想到這兒他愣了一下,納悶這個時候怎麼又想起欒奕來了。隨即自嘲一笑,又將精力全部傾注到了眼前女人的身體上。

正當興頭,卻聽門外有人焦急來報,“單於,不好了!欒奕殺過來了。”

一聽這話,蹋頓哪裏還有心情再去惦記女人。立刻喊上袁譚、袁熙提點大軍前往阻攔。

時,烏丸、袁譚聯軍足有六萬,其中僅騎兵就有四萬之多。反觀教會,衛士總量隻有四萬,騎兵更是隻有一萬人。在兵力上,教會占據劣勢。

不過,教會的四萬人馬都是軍中精銳,不但兵器鋒利,鎧甲牢固,還參加了河北大大小小無數場戰鬥,可謂經驗豐富。此外,受聖母教熏陶影響,他們每個人都具備超強的紀律意識,在這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共同鑄就了這支鐵一樣的軍隊。

所以,當教會大軍與烏丸軍隊在白狼山遭遇的時候,對方雖然人多,但欒奕沒有絲毫心虛,從容不迫排兵布陣,隨時準備與蹋頓決一死戰。

短暫的時間過後,徐庶部署教會大軍,軍分三列,擺開了防禦型方陣。隨後,他站在高台上觀察烏丸人的行動,尋找著克敵的戰機。功夫不負有心人,借著望遠鏡超長的視距,他果然有所發現。

視線中,烏丸人竟擺出了傳說中的玄天陣,步兵、騎兵、弩手各具其位,戰鼓隆隆,尋常人看起來氣勢十足,但是在徐庶這樣的陣法大事麵前卻是漏洞百出,不過是個臨時拚湊的花架子而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按照玄天陣法要義,陣中“死門”位講究不動如山,拒敵於外,要求具備極強的防禦能力。所以應該以刀盾兵為主,再配以少量槍兵輔助。

而蹋頓顯然沒搞懂玄天陣的真正內涵,硬是在死門上丟了一隊頗具衝擊力的輕騎兵。正所謂“陣法有序,各司其職”,如此胡亂排兵布陣,看起來攻勢更勝原來,實則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

徐庶毫不猶豫,當即向欒奕下達了向敵陣“死門”發動猛攻的建議。

欒奕從其言,親帥中軍兩萬大軍直逼敵軍本陣,呂布帥一萬兵馬殺向烏丸右翼,兩路大軍三萬人馬負責吸引烏丸人注意力。另派大將許褚,帥騎兵五千,步軍五千衝向了烏丸軍陣“死門”。

烏丸人正麵的防禦做得還算到位。教會的衛士們拚盡全力,好不容易在烏丸人陣列上撕開一道小口,又被烏丸人變換陣列,補了回去所以中軍的戰事從一開始便陷入了焦灼。

不過這一情形在一炷香後出現逆轉……

正如徐庶所料,烏丸陣中,本應肩負大陣左翼防守人物的死門位,因過多布置騎兵,致使衝擊力有餘,防守能力嚴重不足。

當許褚大軍殺到死門時,烏丸軍死門守將深知此時出擊,整個玄天陣將亂成一團。為了不自亂陣腳,隻得就地駐防,抵禦許褚。

眾所周知,騎兵隻有高速奔跑起來才能發揮起應有的作用,駐足原地就等於丟卻了戰馬強大的衝擊能力。其殺傷力,甚至還不如一名普通的槍兵。

反觀許褚大軍,五千騎兵衝鋒在前,經過一段距離助跑之後,戰馬的速度已經提到了極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死門前,潮水似得湧了過來。

如此澎湃的衝勢,一眾烏丸人哪裏抵擋得住,脆弱的防線瞬間被許褚衝毀。五千教會步軍在鞠義、鮮於輔率領下緊隨其後前來收割。一萬教會衛士如同鑿子一般穿入烏丸陣列之中。

死門一亂,烏丸人的整個玄天陣登時亂成一團。

欒奕的中軍、呂布的右翼大軍趁勢發起猛烈衝擊,火上澆油一舉將烏丸人的玄天大陣殺的七零八落。

許褚領著五千騎兵,在烏丸人陣中從容遊走,直殺的一應烏丸人哭爹喊娘,四下逃竄。殺意正高,遙遙望見烏丸人中軍帥旗所在,登時喜笑顏開,歡欣高喝,“教主之前說了,斬烏丸單於者賞黃巾千兩,賜銀十字勳章。現在烏丸單於的旗子近在眼前,兒郎們,隨我殺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