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期房(1 / 2)

聖女媧大教堂裏多出一尊未來都城模型的消息,在百姓口口相傳之下不脛而走,迅速傳送到教區各州之中,勾起各地百姓的興趣。

很多人專門造訪濟南,為的就是看模型一眼。

欒奕見前期宣傳攻勢已然達到目的。便在新的一期《聖光報》上發布告示,表示沙盤上所展示的都城即將動土開建,他將與下月一日開始,在都城建設之前。先一步麵向社會公眾出售外城所有宅邸、鋪麵以及廠區,以及都城外圍部分肥沃農田,希望廣大百姓、信徒踴躍搶購。

欒奕確是沒有想到,他所發布的這條消息乃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第一則平麵廣告,其所具備的劃時代意義顯而易見。

在此之後,各路商家相繼發現到平麵廣告中蘊含的潛力,紛紛找到《聖光報》懇求報社為他們旗下的產業發布告示。

聖光報社全體同仁立刻在這件事上嗅到了巨大的利益,在請示過欒奕之後得到批複——下一期《聖光報》將新增兩個版麵,專門用以有償發布廣告。

當然,這是後話,此間暫且不提。

話說欒奕預售未來新洛陽城中宅邸、廠區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萬眾矚目。很多人為之錯愕……在過去的時間裏,他們所作的買賣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還從來沒遇到過眼下這種城池不見蹤影,房屋沒有建成,就先紮起攤子談交易的事情。

很多人對此將信將疑,覺得沒看到實物就交錢不太保險,況且這新城中的房、宅、鋪價格比青州要高。這麼大筆錢萬一打了水漂怎麼辦?可是轉念一想,那可是洛陽城——未來的首都,大漢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忠心!天子腳下沾沾龍氣暫且不說,僅看城市規劃中那些商埠、市集簡直就是一坨坨的聚寶盆。思及此處,他們決計先到聖女媧大教堂隔壁的“洛陽售地所”看一下情況。

在“售地所”有專門的售地人員接待這些來自教區各地的富豪、商賈。一進大門先用好茶、好水招待,隨後向他們介紹未來洛陽的重要性、區位優勢,以及城區規模和布局安排。

他們誠實的告訴前來谘詢的人們,眼下這種售地方式乃是教主首創,名叫期房,先交錢再買房。這樣售賣方式雖然看起來買家隻能在七年之後洛陽建成才能收房,時間拖得太久有點吃虧。但實際上對於買家而言是利大於弊的。因為期房的價格,肯定遠遠低於現房的價格。

也就是說,等到洛陽城建成之後,再想從城內買一座宅邸,價格肯定要高於現在期房的價格。

前來谘詢的人們聽到這兒,眼前一亮。他們中,不乏經商多年精明的商賈,立刻從中捕捉到了商機:

沒錯,眼下新洛陽外城中一座期房價格比濟南國曆城縣的還要高,但是別忘了,朝廷築造洛陽是想塑造成海內震動,最宏偉、壯麗的城池,其都城的身份可不是小小曆城可以媲美的。等到城池建成,城內的宅邸、鋪麵售價肯定會比購買期房時的價格翻上數翻。屆時且不提自主投入經營,借國都地域優勢賺得的利益。就是直接賣地賣房獲得的收益也足可以用海量來形容。

於是乎,這些精明的商人便成了新洛陽第一批購宅人。他們本就是當下大漢最富有的群體,在看到期房中潛在的商機後,毫不猶豫取來錢財搶購城中鋪麵、宅邸、廠區。

更有甚者,直接運來成車的聖券,瞥一眼城區沙盤模型,大手一揮,“這條街歸我了!”

這個時候,中華民族“跟風”的傳統美德得到淋漓盡致體現。教區各地百姓,一聽說“洛陽售地所”日日人滿為患,商賈一擲千金買下海量房產之後,教區各地的豪門望族著急了。他們本就瞧不起商賈,覺得隻有他們才是大漢真正的經營,那些商賈不過是些偷奸耍滑、坑蒙拐騙的卑劣存在。堂堂都城洛陽的房子若是都讓這些低賤之人買了去,那還了得,以後洛陽豈不成了魚龍混雜的賊窩?

想到這兒豪門望族們坐不住了。他們的積蓄雖沒有商賈多,但買房置地完全沒有問題。隨即,他們帶著滿箱聖券坐上馬車直奔濟南,也成為“洛陽售地所”中的一員。

既豪門望族之後誕生置地欲望的便是教區各地的平民百姓。

這年頭,隨著朝廷和教會不斷改善民生,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雖沒有達到家家戶戶有餘糧的水平,卻也基本實現隻要勤快、肯幹、願學都能贏得一份不錯的收益,攢下一定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