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戲誌才說的並不完全準確。欒奕即將在隴西建設的這座市集,與其說是市集,不如直接稱之為城。
這座位於大漢與西域諸國交界處的城池,欒奕暫時將之命名為羊城,在未來的時間裏它將成為羌道的首府,。同時也是大漢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上的貿易中轉站。
這一規劃,其實早在一年之前便已定下,並詳細計入了聖母教第三個五年計劃書。又經過一年設計,現在已經拿出了城池建設草圖。
這份草圖的副本戲誌才現在就帶在身上,在麵對苦冬的質疑時,他立刻把草圖拿了出來,展示給苦冬看。
看到圖紙,苦冬才徹底相信戲誌才的確沒有坑他,漢庭確實要在隴西修建一座大集市,集市的規模顯而易見,大大小小鋪麵足有三百多個,可謂無比宏大。
圖紙上還特地劃分出了羌人貿易區,也就是之前戲誌才承諾給羌人的那片區域,看麵積的確占了集市的三分之一,足有上百間鋪子。
苦冬喜笑顏開,那可是一百間鋪子啊!看起來漢人隻給了他們一百多間鋪子,但是誰說做生意隻能在鋪子裏?除了鋪子,我們還可以擺地攤啊!借著城池的繁榮氛圍,地攤同樣可以賺到大錢。在我們牢姐羌最不缺的就是擺地攤的商人!
想到這兒,苦冬激動的摩拳擦掌。可是轉念一想,又遲疑起來,“敢問戲先生,建如此大的集市可不是小事,漢庭能有這麼多錢嗎?”
一聽這話,戲誌才笑了。這些年來,朝廷年年赤字,歲歲入不敷出,幹別的興許拿不出錢來。但是圈地建城從來不缺錢。
這方麵,正在建設中的洛陽城便是最好的例子。連規模如此宏大的城池都修的起,更何況區區一座羊城了。
至於籌錢的方法很簡單,跟洛陽一樣來個提前預售便是。想在羊城采買商鋪,先把錢交給朝廷,而朝廷則拿著預付款去采買材料、雇傭工匠,把城池建設起來再去交房。如此,非但無需花費朝廷一分一毫,朝廷還能借此機會遠征羌人的軍費給賺回來。
可謂一箭雙雕。
戲誌才遂既將欒奕招募羊城建設款的方式告知了苦冬。
苦冬聞言頓覺打開眼界,直呼:“城池原來還能這麼建。當真是大開眼界,齊王殿下真神人也。”
戲誌才還告訴苦冬,羊城各大商鋪的拍賣會預計會在明年五月在長安城進行。到時,大漢各地的富豪為在羊城能夠占據一席之地,與西域諸國開展貿易,會源源不斷雲集長安,主動將羊城的建城款交上來。到時候如果牢姐羌人想多買些鋪麵也可以在那個時候多帶錢財去長安與漢家商人競價。屆時,我大漢朝廷必會童叟無欺,不分民族,誰出價高鋪子就歸誰,絕不失信。
聽了戲誌才的話,苦冬那張布滿褶皺的老臉看起來不動聲色,其實心中卻在暗暗盤算族內現在還有多少積蓄,到明年五月又能從長安買回多少鋪麵……
事情談到現在,聯盟的移向已經基本達成。在跟苦冬簡單敘述了一番現在大漢的繁華之後,戲誌才從袖中掏出了早就擬好的同盟書。
苦冬找通曉漢字的族人翻譯了一下,內容與戲誌才方才說的一致——牢姐羌助大漢攻打燒當,獲勝之後每年隻需向漢庭繳納千萬兩白銀稅賦,時限為五十年,五十年後再做商議。同時,大漢將在牢姐羌境內建立羊城,以為東西商貿聖地,並將羊城三分之一的商鋪無償轉讓給牢姐羌人。
以小心謹慎在羌人中聞名的苦冬,將同盟書看了三遍,確定沒有陰謀陷阱後果斷簽上了自己的大名,並加蓋頭領印綬。
牢姐羌、大漢聯盟自此達成。
從隴西出來,戲誌才轉而尋到沈氐羌人部落。
沈氐羌作為距離大漢領土最為臨近的羌族部落,其漢化程度遠超其他各部。其漢羌混血人口足足站了整個族群的三成之多,族中上至貴族,下至平民多數都會說漢話,漢話儼然成了他們的官方語言。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生活習慣都在與漢人看齊——綾羅綢緞製作的漢服成為他們族中上等人的最愛,烹煮的食品逐步取代了野蠻的燒烤製物……
於是,他們成了羌人眼中的異類——假漢人。
沈氐羌與大漢關係之親近還不僅於此,當代沈氐羌頭領羅軒的妹妹還是馬騰剛剛喪生的妻子,也就是馬超的生母,兩家算起來乃是姻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