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咬牙切齒,道:“該死孫策,竟跟我們玩起聲東擊西的把戲。”
“交州天高皇帝遠,咱們攔不住孫策。可惜呀……孫策取了交州,聲勢必漲,對我們而言,將來是一大威脅。”
趙雲撇了撇嘴,“怕他作甚。待我聖教的大船造好,定讓孫策好看。對了,教主,咱們的大船什麼時候才能造好?”
“至少還需要三年才能組成一支堪得一戰的艦隊。”欒奕深感時不我待,對大船緩慢的製造速度很是不滿。可是幹著急也沒用,一個超世代的產物從研製到誕生,總需要一個過程,並花費一定的時間。“除了江東孫策,東北也不太平。去歲深冬,鮮卑人趁我大軍西進,率軍南下,意圖潛入並州、幽州四下劫掠。幸得呂奉先、荀文若、鞠義集冀、並、幽三州之力強力圍堵,才扼殺了鮮卑人險惡的用心。這次我之所以趕著班師,主要就是為了處理這件事。”
趙雲喜問:“教主可是要北出草原,剿滅鮮卑人?”
“非也!我大軍征戰經年,朝廷府庫和教會金庫已是入不敷出。再打下去,無需征戰,我們自己就把自己給拖垮了。所以聖教現在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征戰。我們要以守主,盡最大可能避免戰爭。”
趙雲反問:“難道教主就任由鮮卑人闖入漢土,不加以製裁?”
“當然不可能。子龍應該知道,我是個瑕疵必報的人。”
趙雲笑了笑,他從欒奕胸有成竹的神色中看出,鮮卑人這次怕是要倒黴了。“教主可有妙策?”
“曆代先帝借羌人抵禦西域諸國之策甚為精妙,我準備仿而效之,來個以胡治胡。”
“哦?何為以胡治胡。”
欒奕嘴角上揚,解釋道:“我大軍此次西征羌道大獲全勝,大大威懾了塞北的匈奴人。匈奴單於呼廚泉害怕步了北宮伯玉的後塵,便上表請求派右賢王去卑前來納貢。我同意了他的請求,讓去卑暫時在長安等我班師。等見到去卑本人,我隻需給他下點餌,他自會乖乖替我們攻打鮮卑人。”
“哦?匈奴人可不是那麼容易上當的。教主準備用什麼作為誘餌?”
欒奕掃視一眼身邊的人,“子龍附耳過來。”
趙雲依欒奕之言,湊到欒奕身邊。便聽欒奕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嘀咕一陣,隨即展顏大笑,“照教主所言,鮮卑人大難臨頭矣!”
欒奕自得一笑,“但願如此。對了,還有一事我想聽一下子龍的意見。”
“教主但說無妨。”
欒奕問計道:“子龍留在石城,聖殿騎士軍軍長一職便暫時出了缺,依子龍之見,誰適合接任如此要職?”
“末將覺得馬孟起適合統領聖殿騎士。”
“馬孟起?”欒奕很是意外。據他所知,太史慈和趙雲關係匪淺,是很要好的朋友。加之太史慈作為聖教早期成員,忠誠自不必說,武藝也是高人一等,既有人情在,又附和條件,所以他還以為趙雲會在第一時間推薦太史慈。卻沒想到,在推薦如此重要人選的時候,趙雲選擇推薦初入教會,與他隻有數麵值緣的馬超。“說說推薦馬孟起的理由。”
“主公,馬騰初入聖教,卻身居西涼刺史高職,乃是大漢首屈一指的封疆大吏。若是生出異心對聖教乃是一大威脅。所以,雲本想建議主公最好擇其一子入京為質。可是後來轉念一想,這樣的舉動又太過直白,顯得教主對馬騰本人太不信任。遂既想了個相對委婉的辦法,封馬超為聖殿騎士軍軍長。這樣一來馬騰見剛投到教主門下,教主就把如此要職封給他的長子,會覺得教主對他信任有加,並心懷感激,從而對教主忠貞不二。同時,教主又能實現招馬騰子嗣入京為質的目的,從而杜絕馬騰心懷異心。一舉兩得。”趙雲又道:“當然,雲雖與馬超隻有數麵之緣,但幾次見麵都是在戰場上。通過廝殺時的情形,雲看得出馬超能力非凡,絕對是一員堪當大任的上將。若非馬超有此能力,雲也不會推薦他擔任聖殿騎士軍長這樣的重要職務。”
聽了趙雲的話,欒奕欣慰頷首。“難得子龍如此深明大義,能處處為聖教著想。好,就按子龍所說,讓馬孟起出任聖殿騎士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