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四麵楚歌(2 / 2)

欒奕答曰:“那是自然。我非但不會傷害他,還會竭盡全力救治他。”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

“好,且信你一回。”孫策大手一揮,城關開啟,有江東衛兵將病懨懨的周瑜運出城池,送到欒奕麵前。

隨後,自有胳膊上纏著紅十字圖案的教會醫護兵接手,用擔架將其運回營寨。

接到周瑜,欒奕沒再多說什麼。拍了拍馬屁股,溜溜達達返回自家大陣。

城牆上,黃蓋目視著欒奕離去的背影,問孫策道:“主公,要不要末將射殺這廝。”

呂蒙搶先否決了黃蓋的建議,“黃將軍莫要莽撞。欒子奇既然敢獨自出陣,且距離城池這麼近,證明他有所屏障。你沒看到對麵黃忠一副蓄勢待發模樣嗎?有他在場,誰也傷不到欒子奇一根汗毛。”

黃蓋翹首望去,還真是。黃忠坐於馬上看起來姿態安然,實際上右手食指就沒離開過弓弦。他的射技可謂威名遠播,完全可以在流矢命中欒奕之前將其劫下。

黃蓋隨即縮了縮脖,沒再多言語。

孫策再望一眼漸漸遠去的周瑜,歎息著搖了搖頭,返回城中。

接下來的幾天,意料中,教會的狂轟亂炸並沒有到來;也沒有說客登門。

漢津港內外變得異常的安靜,而覆蓋在安寧外表之下的則是強烈的緊張氣息。

孫策隨軍攜帶的軍糧正在日複一日的減少著。士卒從最初的一日三餐,減成了兩餐,半個月後又從兩頓米餅,減成了兩頓稀粥……接著又成了一頓稀粥。

士卒天天吃不飽飯,蔫了吧唧的渾身沒有力氣,每天除了睡覺就是睡覺。士氣跌到了穀底。

接下來的幾天,聖母教這邊又有新動作。郭嘉從歸降的江東兵種選出了五千多人,每天拿著大喇叭在城外唱江東小調和吳曲。這招“四麵楚歌”雖然老套了些,但效果卻出奇的好。

餓的前胸貼著後背,閑的發慌的江東士卒聞曲思鄉,他們想起了家中的老人,進家多年的婆娘,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鄉裏鄉親的音容笑貌一一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於是,他們開始想家,他們想活著回到故鄉。

逃兵出現了,起初隻是一個兩個,後被孫策抓了回來,處死之後吊在城樓上以儆效尤。

可是沒過幾天,逃兵又出現了,這次是一什的人。他們借夜色掩護,成功溜出了城門。守門的士卒很想攔住他們,可怎奈半個多月沒吃一頓飽飯,渾身上下沒有力氣,追不上逃兵。眼睜睜看著逃兵離開漢津,投到聖母教的大營之中。

第二日一早,那些逃兵出現在了城牆下,成為了誘導江東士卒出逃的主力。

他們告訴昨日的袍澤,逃到教會營寨裏不但可以吃到飽飯,還能有肉吃、有酒喝。加入聖母教大軍優惠多多,軍餉是原來的十五倍。有朝一日,待教會大軍打到江東,占下他們的家鄉還會另有賞賜……等等。

自這一日開始,江東軍的逃兵進一步增多,並以幾何態勢高速增長,連負責守衛城門的士卒都會自開城門,連夜逃走。

十日之後,孫策的五千兵馬隻剩了一千多最為忠誠的親兵,成為光杆司令隻是時間問題。

也是在這一天,戲誌才以使者的身份,持節出現在了孫策的麵前。

孫策費了番力氣才讓自己的身軀在座位上保持端正,“汝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戲誌才暗暗冷笑,心道:我來做什麼你還能不知道?“孫將軍,事已至此,你還是降了吧!”

孫策猛一拍桌案,怒道:“我早就說過。寧肯大丈夫隻求站著生死,不求跪著生。我孫家沒有孬種。”

“那孫將軍總不會學那楚霸王到江邊自刎吧?”戲誌才戲虐道。

“楚霸王乃吾之楷模,學他又如何?”

戲誌才冷哼一聲:“沽名釣譽。”

“你……膽敢辱罵我家主公,不想活了?”黃蓋年紀大了,餓了半個多月顯得有氣無力。

“我說你家主公沽名釣譽是抬舉他。”戲誌才反倒怒了,眼睛瞪得溜圓對孫策道:“你倒是一死了之,保全了名譽。興許還能落得個小霸王兵敗,因無言麵對江東父老而自刎的佳話。但是你想過沒有,江東的百姓怎麼辦?江東的群臣怎麼辦?吳國太,你的弟、妹們,當然,還有大喬小喬姊妹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