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閱兵(上)(2 / 2)

眼前的聖殿騎士,不單鎧甲比羌道的騎士更為華麗、堅固、沉重,連坐騎都被披上了厚厚一層鎧甲,連人帶馬武裝起來沒有一絲縫隙,別說弓箭,就是長槍都戳不透。麵對這樣的武裝戰鬥還沒開打,就已經決出勝負了。

聖殿騎士方陣馬蹄隆隆,在騎手們的駕馭下,戰馬如指臂使,長達一裏的行程中竟然沒有一絲錯亂。優越的馬術讓遠道而來的番薯們又是好一陣震驚。

就在這個時候,先前入場的聖堂武士來到高台下方,一千五百米官兵整齊側頭,仰視著高台上的欒奕,同時舉起手中長槍,“教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千人齊呼卻爆發出萬人般的氣勢,殺氣騰騰的狀態,驚醒了沉寂在軍歌的傲然盛氣中的觀眾,人們聖堂武士一齊高喝:“陛下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呼聲如同驚雷一樣。

緊隨聖殿騎士出場的,是幽州名揚天下的陷陣軍方陣。與滿身鐵甲的聖殿騎士同樣,身穿步人重甲,手持長柄神刀的他們亦是贏得了全場觀眾一片熱烈的掌聲和讚歎。

鏗鏘有力的步伐,跺的大地轟轟隆隆作響,雪亮的神刀,殺氣騰騰的陣勢給人以不寒而栗的觀感。在驚歎過、駭然過之後,帝國的百姓們這才想起這支軍隊是屬於帝國的,是他們守護神,有這樣的軍隊何愁國家不強,民族不興,家族不旺。

於是乎,百姓們將震驚和驚恐轉化為強烈的興奮和激動,奮力揮舞手臂向陷陣軍官兵致敬,恨不得把手伸到場中央與帝國的勇士們握手致敬。

陷陣軍方陣之後,是並州的白馬義從。見識過帝國的重裝騎兵之後,這支一水白馬構成輕騎隊伍,讓人們同樣眼前一亮,白馬、銀甲、銀槍白帽纓,何等的瀟灑,何等的懾人,宛若塞北的一場風雪從場地入口湧入場中,呼嘯半圈在欒奕麵前停了下來,“陛下萬歲萬萬歲。”

“免禮。”

跟著白馬義從的,是帝國的青州軍,也是陪伴欒奕打江山的主力軍團。青州軍之後是豫州的虎豹騎,再接著是南蠻的藤甲軍,羌道的羌騎……一步軍,一騎軍構成了當日閱兵的主旋律。

在正規部隊之後出場的,是帝國演武堂的學員。作為帝國未來軍界的接班人,他們率先換上了帝國的軍禮服,也就是前麵儀仗隊所穿的呢絨料高領製服,以及英姿颯爽的大蓋帽。他們踩著皮靴,踏著統一的步點,在欒奕所站的高台前走過。

“陛下萬歲萬萬歲。”作為聖元元年之後出聲的演武堂學員,自由在聖母教熏陶下長大,自幼年開始便在教會接受係統的宗教教育,並因成績優異考入帝國演武堂。可以說,在他們心中聖母女媧毫無疑問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祗,而他們偉大的教皇則是聖母在人間唯一的代言,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不容置疑和詆毀的。他們是欒奕的死忠份子,是聖母教的狂熱信徒,隻要欒奕一聲令下,哪怕是讓他們上刀山下火海,他們也不會有哪怕一絲的猶豫。

所以,他們看欒奕的眼神比任何人都熱切,有的人甚至因為見到了教皇本人,禁不住流出激動的熱淚。

演武堂的學員走入操場之後,隨之而來的則是聲勢浩大的帝國工兵團。在一隊隊工兵和車馬拖拽下,高大的霹靂車、火炮、諸葛連弩和數十箱手雷被拉入場中。

帝國的百姓和番邦的使節還從來沒見過火炮和諸葛連弩的威力,所以,在看到工兵之時,他們的熱情程度遠遠遜於陷陣方陣和聖殿騎士入場之時。

各路人馬完成入場,來到各自的演練區域,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們將向在場的所有人展現自己的殺戮力量。

聖堂武士方陣演戲的主要內容是變換方陣。一千五百官兵在令旗變化下整齊有序的改變著陣形,雁形陣、魚鱗陣、一字長蛇陣、飛鷹陣,變化多端的陣形,有序的軍容,讓人們肅然起敬。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的陣型再有變化,竟依次排列出“慶祝建國九周年”以及“為了聖母的榮耀”“陛下萬歲”等字樣,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在聖堂武士展現著超強的紀律性的同時,聖殿武士們則用一次次瘋狂的衝鋒吸引著大眾的眼球,一千五百重甲騎兵,在百步開外向一隊稻草人發動了猛烈衝鋒。“為了聖母的榮耀,殺殺殺”,馬嘶人吼過後,兩千多個稻草人靶子被聖殿騎士挑的漫天飛舞,最後連個渣滓都沒能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