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時,朋友阿存苦笑著告訴我:“我爸每年過生日,我都要送他一台電視機。”

“都不換一下?”我說,“也太沒創意了。”

“我本來也想換個花樣,”阿存說,“但是,他常看電視越看越生氣,氣得拿東西砸電視機,所以他的電視機常壞掉。上個月,他看某人的政論節目,又拿酒瓶砸電視機了。這樣也好,我完全不必傷腦筋。”

哈哈,原來還真有人會氣到砸電視機。

你砸電視機,電視裏那個討厭的人又不會痛,徒然減損了自己的財產,幹嗎呢?可是,盛怒中的人總是想不到這些。世上的事情用損與利來組合,大致可分成幾種:

一,利人利己,那一定要做。

二,利人損己,慈善家應該做。

三,損人利己,道義上最好不做。

四,損人損己或損人不利己——太笨才會做。

砸電視機這種行為算第五種:很單純地損自己,跟別人一點關係也沒有。你以為損到了別人,其實隻損到了自己。

是不是很好笑?且慢笑別人,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不一定會砸電視機,但也常有類似的行為:別人根本不曉得,但自己氣得要死。

第一種是所謂“憤世嫉俗”的性格,看什麼都不順眼,自憐自艾。

這種人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對某些根本不認識的人或物生氣,而且越想越氣,氣到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從而陷入“老板罵老公,老公罵老婆,老婆打小孩,小孩踢狗”的惡性循環。

另一種則是生悶氣。幾乎每個人都生過悶氣,徒然得內傷,很少有人能在生悶氣的那一刻,意識到自己既好笑又無聊。

雖然絕大部分人不會因為政論節目砸電視機,但有不少人會因為電視連續劇的情節而生氣。很多節目製作人都知道,能夠讓大家“一邊看一邊罵”的情節,就是收視率的保證,因為觀眾就吃這一套。

你自己氣得半死,別人又不知道,那麼,這樣的氣最好不要生。電視不好看,快快關掉它便是了,你為什麼要邊氣邊看,為什麼不選擇離開,難道你有受虐癖嗎?

氣得半死卻離不開,是我們的惰性。

婚姻生活中有受虐癖的人也不少,一邊愛一邊罵,氣一輩子,也在一起一輩子。其實大部分的氣是白生的。他既然讓你生氣,你可以選擇離開;若你不願離開,就隻好提高自己的寬容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