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工業

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合成、微生物發酵、生物化學製藥、植物提取以及製劑成藥的加工生產。它既有原料工業,又有加工工業,並具有生產技術複雜、工藝流程長、產品種類繁多、質量要求嚴格的特點,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工業。它對人類的生存繁衍和國家的興旺發達有著重要作用,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特殊地位。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化工科技的發展,人們從使用天然藥物治療疾病,進而懂得利用化學方法提取天然藥物的有效成份。十九世紀,煉焦工業的發展及合成染料的出現,進一步促使人們探討藥物的化學結構,從而創製出一係列化學合成藥物,開辟了醫藥工業的新領域。

中國的醫藥工業是在西方科學的影響下和"西藥"輸入中國以後產生的,已有近百年的曆史。在舊中國,醫藥工業和其他民族工業一樣,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和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壓製,發展緩慢,直到解放前夕,仍然是一個基礎薄弱的加工工業。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保健事業非常關懷。為了改變缺醫少藥的落後狀況,三十五年中,積極發展醫藥生產,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九八三年,全國化學醫藥工業係統擁有企業752個,職工38.67萬人。化學藥品的年產能力:12大類化學原料藥為6.3萬噸;製劑加工為針劑153億支,片劑2,933億片,抗生素分裝45億支,大輸液4億瓶。有一批為醫藥工業配套的製藥機械廠、藥用玻璃廠、輔料廠和包裝材料廠。建立了15個專業研究院、所和一批廠辦研究所(室)以及相應的醫藥工業設計、科技情報等單位。我國的醫藥工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形成了從原料藥製造到製劑加工、從科研設計到工業生產的比較配套的醫藥工業體係,改變了解放前的落後麵貌。

醫藥工業不斷擴大科學研究領域,開發新品種,每年都有一批新產品研製成功,投入生產。一九四九年,我國僅能生產簡單化學原料藥40多種。到一九八三年,研製生產過的各類化學原料藥已有1,300多種,其中有60多種是我國獨創的;生產製劑34個劑型2,600多個品種。供醫療需要的品種,基本上達到了門類齊全。

化學藥品的產量,每年都按市場的需要有計劃地增長,不僅滿足了國內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出口。一九八三年,實產12大類化學原料藥4.7萬多噸,針劑104億支,片劑1,785億片;化學原料藥出口1.77萬噸,為國家換取了外彙。

醫藥工業堅持麵向農村,麵向廣大人民群眾的方針,經常組織農村用藥調查,及時了解農村防病治病對藥品的需要。一九六五年,中國醫藥工業公司根據農村的用藥需要和習慣,組織生產了26種療效肯定、便於農民自行購買服用、價格便宜的下鄉小成藥,連同各地分公司根據群眾治病需要生產的其他藥品,共有70多種。此外,還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武漢等6大城市設立了醫藥生產服務站,專門按醫療單位和市場的需要,及時生產、加工小包裝、小規格、小批量的藥品。同時,每年都有一些化學藥品降價。一九六三年以來,大幅度降低化學藥品的價格就有七次,降價金額達20多億元。化學藥品價格水平約為一九五○年的18%。以青鏈黴素為例,一九五○年20萬單位的青黴素鉀鹽每瓶1.59元,一九六六年降至0.23元,一九八三年40萬單位每瓶降為0.14元;一九五一年100萬單位的鏈黴素每瓶5.32元,一九五八年降為2.20元,一九六一年降至0.70元,一九六九年又降至0.26元。許多貴重藥品,都已成為普通的常用藥。舊社會那種"黃金有價藥無價",勞動人民有病無錢治,"小病抗,大病躺,重病見閻王"的悲慘情景,已一去不複返了。

在藥品多次大幅度降價的情況下,一九八三年,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仍達81.15億元(按一九八○年不變價計算)。三十五年裏,醫藥工業上繳國家的稅利306億元,約相當於同期國家給醫藥工業投資的10倍。

此外,醫藥工業還研製和生產了獸用藥品;提供了植物防病、防黴菌藥物和生長素;為國防、戰備、抗震、救災以及支援發展中國家及時提供了必需的藥品。

▓新中國建立前的醫藥工業

一、舊中國的醫藥工業

舊中國的醫藥工業主要是私營藥廠,這些藥廠脫胎於商業藥房。鴉片戰爭以後,"西藥"隨著其他"洋貨"大批湧進中國,外商在沿海商埠設立藥房,依仗不納關稅的特權在我國銷售藥品,攫取暴利。最早的是英商大英藥房(一八四二年)、屈臣氏藥房(一八五○年)、老德記藥房(一八五三年),以及一八六六年開業的德商科發藥房等。由於"西藥"具有服用方便、見效迅速的特點,銷路大開,利潤豐厚。於是,我國私人資本也逐漸移向"西藥"經營。一八八二年,廣州出現了第一家中國人開設的"泰安藥房",一八八八年,又有"中西藥房"在上海創辦。此後,相繼開業者甚多。當時的藥房,一般都附設"合藥間"或"製造部",為開業醫生配方並自製家用成藥和製劑。這種亦商亦工的藥房,孕育了我國私營醫藥企業。到二十世紀初,隨著醫藥市場的擴大,國產藥品的需要量逐漸增加,第一批獨立於商業之外的製藥企業應運而生。

廣東省順德人陳伯清,一九○○年在廣州獨資創辦了利濟軒藥廠,在中國傳統醫藥的基礎上開始製造新成藥。一九○二年,又有廣州的梁培基藥廠和天津的中西製藥公司開業。接著,上海的中華製藥公司(一九一二年)、愛華製藥社(一九一六年)等廠相繼出現。這些藥廠在開創初期,規模很小,設備簡陋,利用進口原料和國產藥材,以當時比較先進的生產方法製造家用成藥(也稱新成藥),如龍虎人丹、濯毒洗血鏡、保赤一粒金、發冷丸、疳積片、平熱散等,廣銷國內各地和東南亞地區。與此同時,許多藥房也把製造部擴大為獨立經營的生產單位,成立藥廠。以愛國實業家項鬆茂為經理的上海五洲藥房,一九二二年設立了五洲固本皂藥廠,生產肥皂和藥典製劑;一九三四年又進口設備,生產甘油。以後增設了五洲第二和第三製藥廠,生產安痢生、汞溴紅等化學合成藥10餘種,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醫藥企業。隨後,上海中法製藥廠、中英製藥廠、新光製藥廠等陸續從藥房分出,獨立經營,並有許多新的藥廠開業。到一九二四年,上海市已有藥廠93個,其中70%以上是一九二○年以後開業的。一九二五年開辦的上海海普藥廠是第一家生產注射針劑的我國藥廠。抗戰前夕,全國約有生產化學藥品的工廠300家,其中上海的五洲、中法、信誼、新亞藥廠,天津的瀛西、偉迪氏藥廠,杭州的民生藥廠等,都是當時實力較強、有一定競爭能力的工廠。

然而,舊中國的醫藥工業先天不足。原料要靠外國進口,生產受到外國資本的製約;多數藥廠規模很小,技術落後,有的是幾個人的手工作坊;以牟取高額利潤為目標,爭相生產工藝簡單、本小利大的產品,甚至製造偽劣藥品,靠假廣告推銷產品。所以,當時的醫藥工業非常脆弱,每年既有新廠陸續開業,也有許多藥廠倒閉。

抗日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滬杭一帶以後,上海五洲、杭州民生等大藥廠遭到日軍查封,部分廠房、物資被霸占;有的藥廠遷往內地或轉資港澳;一些小廠紛紛停業。但是,當時藥品需要量急劇增加,沿海城市生產的藥品仍能通過各種渠道運銷內地。因此,藥廠不久即恢複生產,並有一批新的藥廠在"租界"內開業。重慶、武漢的醫藥工業亦有較大發展。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海上運輸中斷,原料來源枯竭,藥品價格暴漲,更使私人資本紛紛轉向醫藥生產。一些技術,設備條件較好的藥廠,開始研究和生產化學原料藥,如注射用葡萄糖、磺胺藥、咖啡因、胂劑、髒器藥品等,但多數是供本廠加工製劑,產量很小,成本較高。

抗戰勝利後,美國把大批戰爭剩餘藥品運入我國,官僚資本也趁機大搞醫藥進口生意。據海關資料記載,一九四六年,有25個國家向中國輸出藥品,總值達1,800萬美元。市場上的藥品80%以上是舶來品,加上物價飛漲,國產藥的成本大大上升,使私營醫藥企業的產品無力與洋貨競爭,許多小廠紛紛倒閉,有的靠借債維持生產。上海光明藥廠的針劑和片劑,由於沒有銷路而停產,三個工場賣出兩個。信誼藥廠的名牌產品"消治龍片",也因競爭不過美國貨而滯銷。一九四六年,上海製藥同業公會推選代表到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力圖挽救行業危機,結果枉費周折。到解放前夕,全國藥廠已有半數以上倒閉,其中上海由抗戰勝利時的200多個減少到112個,天津隻剩13個,廣州剩50個,重慶剩9個。全國幸存的藥廠總共已不足200個,多數處於半停工狀態,從業人員不足萬人。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期間在東北、華北等地和沿海城市辦了一些藥廠,但在戰爭後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國民黨政府接收後,大部分沒有恢複生產,有的工廠連機器設備和剩餘原料也被盜賣殆盡,大批工人被裁減。

二、解放區的醫藥工業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以後,抗日根據地和人民軍隊不斷壯大,藥品的需要量隨之增加。根據"積極發展邊區工業,自給自足"的方針,各個抗日根據地的軍隊衛生部門,都分別辦起了製藥廠和衛生材料廠。

在西北地區,陝甘寧邊區衛生部一九三九年創辦了衛生材料廠(亦稱延安八路軍製藥廠);晉綏軍區一九四○年創辦了晉綏製藥廠;一九四六年又創辦晉綏衛生試驗所。這三個單位一九四九年合並為西北人民製藥廠。

在華北地區,冀中軍區衛生部於一九三八年即成立了衛生材料組,不久擴大為冀中軍區製藥廠(亦稱光華製藥廠);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同年也辦起了衛生材料廠(亦稱伯華製藥廠),一九四五年又在張家口地區辦了新華製藥廠。這三個廠,一九四八年在河北獲鹿合並為晉察冀軍區製藥廠(後改名為華北軍區製藥廠)。八路軍野戰司令部和一二九師衛生部於一九三九年在太行山根據地分別創辦了衛生材料廠和製藥所,一九四一年合並為八路軍野戰司令部衛生材料廠(亦稱利華製藥廠),一九四八年劃歸華北人民政府企業部領導。一九四七年,冀中軍區在安國縣成立了旗幟製藥廠(現保定製藥廠);冀魯豫軍區一九四六年在濮陽成立亞光製藥廠(後並入河南省製藥廠)。

在華東地區,膠東軍區衛生部一九四三年抽調人員成立製藥組,並逐步發展成為山東新華製藥廠;新四軍也在蘇北根據地,創辦華中製藥廠和軍區衛生部製藥所,一九四八年在山東與新華製藥廠合並。

在東北地區,一九四六年第一次解放長春時,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接管了日本大滿製藥株式會社,將部分設備和物資遷往佳木斯,建立了東北衛生技術廠,不久又分為東北製藥廠和東北衛生技術廠。

晉冀魯豫軍區衛生材料廠(利華製藥廠)一九四七年抽調二十餘名骨幹組成"前衛製藥廠",跟隨劉鄧大軍挺進中原,隨軍行動,進入大別山,生產部隊需要的藥品。一九四八年組建為中原軍區衛生材料廠。

解放區的製藥廠和衛生材料廠都分散在山區和農村,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生產戰傷衛生材料和各種藥品。製藥人員大部分是從部隊中選調的幹部和戰士。他們努力鑽研,邊幹邊學,製出了許多療效很好的藥品。製藥的場地多是借用民房,為了對付敵人的清鄉掃蕩,經常是白天生產,晚上帶著簡單的工具轉移,同敵人周旋;情況稍好時,才建造簡單的房舍、窯洞。製藥的設備和原料,除部分是從敵人手中繳獲和設法到敵占區購買外,都靠自己解決。鍋、碗、瓢、盆、大缸、石碾、竹篩等農家用具,成了主要的生產工具。在這種條件下,職工們利用中草藥資源,加工成便於攜帶和服用的片、丸、散、錠等成藥。如:用中藥胡連、廣木香、梅片等,生產抗瘧片(撲瘧母靈);用土黃連、大黃、黃芩製成消炎三黃片;用遠誌、桔梗製止咳片;利華製藥廠一九四○年試製生產的柴胡注射劑(取名發熱停),對於治療感冒發燒效果非常顯著,受到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獎勵。有些藥廠還用土法製出了一些化學原料藥品,如小蘇達、硫酸亞鐵、升華硫磺、活性炭、鞣酸蛋白、乙醚、氯仿等。當時各廠生產的藥品和衛生材料約有200多種。一九四○年四月,毛澤東主席為八路軍製藥廠題了詞。

抗戰勝利後,原在山區根據地的藥廠搬到了交通比較方便的平原地區,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已能生產技術比較複雜的磺胺藥、注射用葡萄糖和麻醉藥品;手術器械和玻璃安瓿也開始大量生產。晉綏衛生試驗所和東北衛生技術廠,大量生產了破傷風抗毒素、傷寒疫苗、牛痘苗等。山東新華製藥廠生產的手術器械大量供應部隊使用,很受歡迎。不久,國民黨軍隊全麵向解放區進攻,各藥廠在"後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的口號下,積極生產藥品,支援前線。

解放區的醫藥工業,經曆十年艱苦奮鬥,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生產了大量藥品和衛生材料,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而且培養鍛煉了一批醫藥工業幹部和技術人材。在此期間,藥廠的許多幹部和軍工戰士,在保衛藥廠和向前線運送藥品的戰鬥中光榮犧牲。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央軍委總衛生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了第一次藥工會議,對解放區的醫藥工業作了高度評價,肯定了各藥廠取得的成績,總結交流了創建藥廠的經驗,對支援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和籌建新中國的醫藥工業,從思想上和組織上作了準備。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各藥廠陸續進入城市恢複生產。從此,中國的醫藥工業揭開了新的一頁。

▓醫藥工業的恢複和初步發展

新中國的醫藥工業在解放初期麵臨著原料缺乏,銷路不暢,資金不足,生產處於停頓狀態;新解放的廣大農村,各種疾病流行,缺醫少藥,嚴重地危害著勞動人民的健康和農業生產的發展,急切需要有效藥物進行治療;解放戰爭和剿匪工作尚未最後結束,仍需大批藥品支援。因此,醫藥工業亟待恢複和發展藥品生產,以供軍需民用。

一、建立全民所有製藥廠

建立全民所有製的藥廠,是新中國醫藥工業發展的基礎。由以下三個方麵組成:一是解放區的藥廠陸續遷入城市,二是接管國民黨政府留下的藥廠,三是建設新廠。

山東新華製藥廠是最先進入城鎮的解放區藥廠。一九四八年十月到達張店後,利用日軍的一個舊兵營,自己動手修複破舊房屋1千多間,把原來分散在山溝裏的六個生產單位集中起來,安裝機器,很快恢複了生產,及時把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械送往前線。沈陽是日偽藥廠比較集中的城市,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後,東北軍區的東北製藥廠遷到沈陽,先後接管了原武田製藥株式會社和偽滿洲禁煙總局等7個日偽製藥工廠。東北製藥廠將這些廠改為六個分廠和一個醫療器械廠,廣大職工冒著冰雪嚴寒修複廠房、機器,疏通地溝,清理鍋爐煙道,陸續恢複了針劑、片劑和葡萄糖、表飛鳴、乳酸鈣以及麻醉藥品的生產。一九四九年,華北人民政府企業部所屬的利華製藥廠進入北京,接管了國民黨政府企業公司藥廠,成立新建化學製藥廠(現北京製藥廠)。華北軍區製藥廠、中原軍區衛生材料廠、西北人民製藥廠,分別遷入石家莊、武漢、西安選址建廠,成為現在的石家莊第一製藥廠、武漢製藥廠、西安製藥廠。

華北軍區衛生部接管天津的5個工廠,成立華北製藥總廠,一九五○年總廠撤銷,一部分改為天津製藥廠。第二野戰軍衛生部接管了國民黨政府衛生部麻醉藥品經理處和第一製藥廠,成立二野衛生部製藥廠(現南京製藥廠)。上海市軍管會接管了國民黨政府在上海的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製藥公司籌備處和藥廠,改組成立華東人民製藥公司及藥品一廠、二廠、生物化學製品廠等。西南軍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分別接管國民黨政府軍醫署第三衛生材料總庫、麻醉藥品經理處重慶分處和第一製藥廠渝廠、中央製藥廠等,成立了西南製藥廠和重慶製藥廠。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聯勤總部廣州藥廠、國民黨地方政府投資的廣西製藥廠、西安的西北衛生材料廠、呼和浩特的蒙疆甘草公司、長春的中國藥廠等在接管後,很快都恢複了生產。

原來沒有醫藥企業的一些省市,解放後自力更生創辦了一批小型地方國營藥廠。如:開封市籌建的河南製藥廠(今開封製藥廠)、湖南省的湖南製藥廠、江西省的江西製藥廠、雲南省的昆明製藥廠、遼寧省大連市的健康製藥廠(後改名大連製藥廠)等。

各藥廠在恢複生產和建設中,克服了技術力量和人員不足,資金、原材料、設備器材短缺等困難,找回了被遣散的老工人,從新解放的地區招聘了一批製藥技術人員,招收青年學生進行短期培訓,很快恢複了生產。例如,各廠開展獻材運動,尋找設備零件。東北製藥廠廣大職工幾天之內就獻出了價值15,000多元的工具和器材,46名獻材有功人員受到了表揚。廣泛開展了增產節約運動,發動群眾提合理化建議,尋找代用原料,節約開支,彌補資金和原材料的缺乏。大同麻黃素廠原是日資辦的藥廠,國民黨政府接收後,設備大部被盜賣,隻留下殘垣斷壁和搬不動的設備。解放後,人民政府撥出4萬斤小米作為經費,軍代表找回17名老工人,職工們自己動手,開始工廠的修複工作。他們揀磚頭,打土坯,找木料,修廠房,奮戰七個月,使停產七年的藥廠又複活了。到一九五二年底,全國已有全民所有製藥廠38個,職工約9,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