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水平是領導能力的直接體現領導講話水平,不僅對領導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領導目標的順利達成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對領導者個人樹立合格和稱職的領導形象也至關重要。
第一節領導講話水平體現領導的水平
任何領導都是一個群體或團隊的帶頭人。這個群體或團隊可以是幾人或十幾人,可以是幾十或上百人,也可以是幾百或幾千人……領導者麵對這個群體或團隊,要經常發號召、下指示、作總結,為實現領導目標統一思想、理順情緒、鼓舞士氣、總結經驗、提高認識……而這一切工作的開展和落實,自始至終離不開領導的講話。可以說,領導活動的順逆成敗、領導績效的大小高低,與領導講話水平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一個領導者要想樹立自己的成功形象,增強自己的領導能力和領導魅力,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講話水平。
一、講話水平體現領導的政治水平
古今中外的執政者和有識之士,曆來看重說話的重要作用。
我國很早就有這方麵的文字記述。《周易·係辭上》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認為製造混亂可以言語為媒介。孔子就明確指出,“一言可以興邦”,“一言而喪邦”(《論語·子路》)。劉向說得更具體:“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適,可以卻敵;一言而得,可以保國。”(《說苑·談叢》)把說話當成百行之本,這是非常有見地的。
縱觀曆史,橫看現實,成功的政治家無不具有高超的說話水平。他們機敏睿智、伶牙俐齒、巧發奇中、一言九鼎。為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或遊說,或勸諫,或答辯,或談判,或演講,或辯論,左右形勢變幻。高超的說話水平可以叱奸佞於朝堂,醒群眾於街衢,化幹戈為玉帛,挽狂瀾於既倒。
戰國時,秦國吞並了韓、魏這兩個大國之後,企圖染指小國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到秦國交涉,同專橫、凶殘、貪婪的秦王進行了一場殊死的唇槍舌劍之戰,痛斥了秦王的無理要求,打擊了秦王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漢末,諸葛亮對劉備的“隆中對”,一席話將天下三分,奠定了蜀漢的基業;後又巧言遊說江東,勸說孫權與劉備聯手共同抗擊強大的曹操。近代爆發的“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愛國學生為了國家、民族的存亡,走上街頭,揮淚演講,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深刻地揭露了漢奸賣國賊喪權辱國的卑劣行徑,有力地挫敗了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陰謀。公元前44年,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愷撒被布魯特斯派刺殺身亡,名列羅馬共和國“後三頭”之首的安東尼站在愷撒的屍身旁發表了《災難,你已來臨》的演說。盡管他一再聲稱自己“隻是有話直說”、“不善言辭”、“又不善雄辯,所以不可能激勵大家的情緒”,可是他的這一演說卻煽動起人們為愷撒報仇的怒潮,從此造成共和國的長期混亂,直到覆滅。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奴隸主驅使奴隸為自己賣命。為了粉碎南方奴隸主分裂國家的企圖,林肯總統及時在內閣會議上發表了《解放黑奴宣言》,他向奴隸們莊嚴宣告:“從1863年1月1日這一天起永遠獲得自由!”兩天後,他又站在白宮講台上向群眾演講,重申這一宣言。他深信,這可以“換取這個國家未來的幸福和繁榮昌盛”。果然,宣言發布之後,奴隸們紛紛倒戈、逃亡,南北形勢發生巨變,很快林肯領導的北方軍獲得了徹底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軍在占據了蘇聯大片領土後,為徹底打敗蘇聯,1941年10月下旬德軍集中11個師的優勢兵力,從西、北、南三麵包圍蘇聯首都莫斯科,揚言10日內攻克。臨危不懼的莫斯科軍民奮勇抵抗,在11月7日這天照例在紅場隆重舉行“十月革命”慶祝活動。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威嚴屹立在紅場的列寧陵墓上,檢閱紅軍隊伍,並發表了氣壯山河、振奮人心的演說,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鬥誌,堅定了他們誓死保衛首都的決心。結果,曆時月餘,希特勒先後撤換了30多名德軍高級指揮官,甚至自任總司令,不僅未能突破莫斯科防線,而且在損失50多萬人後後退300公裏,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此被打破。
這些例子無不體現出講話水平在政治風雲中的巨大威力。
二、講話水平體現領導駕馭經濟的水平
1998年4月,在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二屆亞歐會議上,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於第一輪發言中談到,日本經濟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困難。當天,日本東京交易所日經指數大幅度下跌。兩天後,橋本首相在第二輪發言中又談到,日本經濟雖然遇到了困難,但並未到崩潰的邊緣,現正在複蘇,前景看好。當天,東京日經指數又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