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知識篇(5)(1 / 3)

有人對知識更新考試表示困惑。他認為,時代在進步,知識要更新,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人事部門因此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單位都要組織學習,與時俱進,進行知識更新。這本來也是好事。但問題是好事怎麼來辦。人事局的現行做法是,到了某個時候下發通知,要求全縣所有黨政事業單位50歲以下的工作人員參加知識更新考試,每人交費15元。當然,隻要交了錢,有些事就好辦了。某縣人事局僅此一項收入每年就達80萬元。真是一舉多得!其實,知識更新不是考試就能解決的。人們不是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嗎?也就是說要不斷地去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學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自學,可以培訓等,並非一定要搞什麼考試。考試並不是萬能的。所謂的知識更新考試,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核心是一個“錢”字。如果不允許收費,人事局還會樂於搞這樣的形式嗎?是不是有必要再把知識更新考試做下去,值得商榷。

也有另類的情況讓人不知所雲。有人在網上講了個笑話。前幾天一家新聞媒介披露,在一本新修訂的小學生字典中,對“雞”的解釋是“妓女”。假如家裏的孩子們都接受了這類的知識更新,你能想像到這樣一個場麵:在宴會中在飯桌上,孩子大叫“我要吃妓女”。不知道做父母的會是怎樣一種表情?!由此看來,我們既需要知識更新,更需要適合自己年齡、地域、專業、職業的知識更新。

那麼,究竟如何更新知識(how)?更新什麼知識(what)?為什麼要這樣更新知識(why)?我的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1.明白知識陳舊的危害和知識更新的必要,重視學習、加強學習,勤於學習、善於學習。(這個問題在本章中已基本解決。)

2.不要讀死書,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學迂腐的孔乙己把“回”字的四種寫法當作高深學問,不要作表麵文章;要把書讀活、讀準、讀紮實,真正運用得上,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3.利用工作之餘、上下班路上、晚上、周末、節假日、別人玩的時候來加強學習,見縫插針,各方麵關係處理好,使生活充實、有意義,但又不能太忙、太慌、太亂。

4.學習途徑包括看電視、聽廣播、讀書、讀雜誌、看報紙、瀏覽網頁等,排前三位的應該是讀書、瀏覽網頁、看電視;還有與家人、朋友、同事、領導的交談、傾聽、相處、觀察,在社會上行動時“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參加各種學習活動,上各種培訓班,去大學旁聽,讀研究生,出國留學等。

5.學習內容包括與專業知識有關的、目前工作崗位需要的、為人生理想所追求的、自己一直的愛好與特長的、生活常識的、待人處世的、自我完善等的各種知識與能力;以及種種百科知識、最新信息、最新消息、最新動態等。

6.知識和能力更新最好適合自己的年齡、地域、專業、職業、身份、性別、性格、愛好、特長、理想等方麵的實際情況。但在此基礎上又要盡量廣泛、全麵、豐富、深入才行。

7.把知識更新運用到使自己能夠技能多樣、情商出色、心理堅強、目光遠大、反映敏銳、團結合作上去。

8.不但要勤於學習,還要善於學習;不但要愛學習,還要會學習。掌握和運用各種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使自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記得更牢,用得更活。(這個問題我們在本書最後一章中再詳細討論。)

下知識陳舊的人即將滯銷

多年前的一個讀書故事

記得很多年前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某大學一個畢業班級的同學即將走出校園,奔赴祖國各地工作崗位,晚會上請院係年紀最長、閱曆最多、白發蒼蒼、德高望重的一位老教授講話,希望他能給大家一些什麼臨別忠告。老教授說:“我隻強調一點,希望大家參加工作後別忘了繼續學習。我的要求不高,每年大家至少保證讀一本書就行。到10年後我們再相聚時,大家能讀夠10本書。”這些同學當時心裏都輕蔑地一想:“老教授是不是太小題大做、聳人聽聞了?每年隻要讀夠一本書,這不是小菜一碟嗎?我一個月至少讀一本書。”10年後,這個班級畢業十周年慶典,大家都回到了母校,一個個變得更成熟、穩重、豐富卻也更蒼老、憔悴、世俗了。又是請老教授發言。老教授問他們:“10年前我對大家說,你們這10年要讀夠10本書。現在我想問問你們,有誰完成任務的?真正讀過10本書的請舉手。”結果在場的幾乎沒有一個人舉起手來,相反卻是一個個慚愧地低下了頭。因為考試的不再,因為工作的艱辛,因為生計的侵擾,因為家事的瑣碎,因為地域的奔波,因為現實的庸俗……種種原因,大家在漫長的一年裏竟然讀不夠一本書,在漫長的10年裏竟然讀不夠10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