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情商篇(1)(1 / 3)

上情商出色的人即將走俏

20%與80%:情商決定成敗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智商在個人的職場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僅占20%。哈佛大學專家加德納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更多的不是由智商決定,而是由其它一些因素決定的。”對哈佛大學的一些學生進行的研究證明,那些在考試中,或在智商測試中成績最好的學生的成功率並不比那些當時看上去並不那麼突出的學生高。另一些研究人員說,在個人的成功中,智力商數隻起20%的作用,其它80%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社會環境、機遇,尤其是情感智力即情商。

你是否有過因為某個態度而失去一個訂單的經曆?是否因為某個微笑而影響到了職業生涯的進展?有時候意識到了,而有時候卻意識不到——你的各種情緒在控製著你的成功與失敗。

華光企業集團總裁柯克良說:“有相當一部分人,雖然具備了從業年齡、專業技能、高等教育等硬件,但對於情商等軟件還不具備。而實際上,職位做得越高,其情商的作用就越大,甚至已經決定了發展的高度。”

權變理論代表人物之一弗雷德·盧森斯曾對成功的管理者(晉升速度快)與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績效高)做過調查,發現兩者顯著不同之處在於:維護人際網絡關係對成功的管理者貢獻最大,占48%,而對有效的管理者隻占11%。

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曾調查過188家公司,測試了每個公司的高級主管的智商和情商,結果發現,對領導者來說,情商帶來的成功是智商的9倍!也就是說,智商略遜的人如果擁有很高的情商指數,也一樣能成功。而我們通俗的說法,就是“實力勝過學曆”。

如今,人們麵對的是快節奏的生活,高負荷的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較高的EQ是難以獲得成功的。EQ高的人,人們都喜歡同他交往,總是能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和支持。同時,人際關係也是人生的重要資源,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能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

情商出色的人,就意味著有足夠的勇氣麵對可以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智商並不怎麼高,但在社會交往中,他們表現出極強的親和力,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使他們處處如魚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他們盡管在專業上沒有什麼優勢,但具有良好的環境和廣闊的舞台,也就比那些雖有技術專業知識、但不會“作秀”的人取得了更輝煌的成果。

有人認為,成功人生需要“十商”:德商(MQ)即道德品質;智商(IQ)即智力水平;情商(EQ)即人際技巧;逆商(AQ)即逆境能力;膽商(DQ)即膽量見識;財商(FQ)即理財能力;心商(MQ)即心理健康;誌商(WQ)即意誌智商;靈商(SQ)即靈感直覺;健商(HQ)即身體素質。有人認為,成功人士應必備五大EQ:直覺;自我規範;自我激勵;同理心;人際關係。還有人認為,我們要具有18項工作的EQ: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精確的自我評估;自信;情緒自製力;坦誠;適應力;成就動機;衝勁;同情心;團體意識;服務;領導能力;影響力;發展其他人的能力;引發改變;衝突管理;建立聯係;團隊能力。

國外研究還表明:經理人的職位越高,情商在績效中起的作用越大。也就是說,領導力比管理力更依賴情商。戈爾曼總結了六種領導風格:遠見型、關係型、民主型、教練型、示範型和命令型,每種類型側重運用不同的情商能力。比如關係型側重移情能力、溝通和建立人際網絡,命令型則側重成就導向、開創精神和自我控製。在一般情形下,示範型和命令型是無效的。

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潘承烈一針見血地指出:“作為一個團隊的管理者,職業經理人的情商直接影響團隊的整體績效,缺乏EQ的管理者往往會導致嚴重後果。”

舉凡中外成功人士,大多熱愛的並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們的名利是他們的理想和激情帶來的附加值。正如比爾·蓋茨所說:“每天清晨當我醒來的時候,都會為自己的技術進步給人類生活和發展帶來的巨大貢獻而激動不己。”關鍵是這不這僅是一種自我表揚,更是一種自我激勵!那麼,你能不能像比爾·蓋茨那樣,進行自我激勵,發揮自己最大的優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