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土地管理
遼寧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北起北緯43°24′,南到北緯38°30′;西自東經118°53′,東至東經125°46′。遼寧南部為伸入中國黃海、渤海的遼東半島,有延綿2100餘公裏的海岸線和700餘公裏的島岸線,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其陸地部分從西向東分別與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交界;東南部以界河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接壤,國境線長200餘公裏。遼寧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樞紐。遼寧共有14個省轄市,100個縣(市、區)。其中市轄區56個,縣及自治縣28個,縣級市16個。一九九五年底,遼寧省總人口為4125萬人。
▓土地資源概況
遼寧省土地總麵積為14.75萬平方公裏(22124.2萬畝),約占全國土地總麵積的1.5%,其中山地8.78萬平方公裏,占遼寧省土地總麵積的59.5%;平地4.79萬平方公裏,占32.5%;水域1.18萬平方公裏,占8.O%。至一九九五年底,遼寧省人均占有土地5.42畝,人均耕地1.54畝。
一、自然條件
遼寧的地勢為北高南低,由陸地向海洋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向中部平均傾斜。
東部山地丘陵由長白山餘脈和千山山脈組成,土地麵積約6.79萬平方公裏,占遼寧土地麵積的46%。其構造成侵蝕山地和侵蝕丘陵。地麵組成物質為花崗岩、片麻岩、石灰岩等。地下礦產資源豐富,較著名的有撫順、本溪、鐵法的煤礦;鞍山、本溪的鐵礦;岫岩的玉石等。土質為暗棕壤土,山地氣候濕潤,適宜植樹和種植藥材。
西部山地丘陵是由努魯兒虎山、鬆嶺、黑山、醫巫閭山組成。山間形成河穀地帶,有大、小淩河發源並流經於此。土地麵積約4.29萬平方公裏,占遼寧省的29%。地質構造為侵蝕低山和剝蝕丘陵。地麵組成物質為花崗岩、片麻岩、大山岩、砂頁岩等。地下礦產資源有著名的阜新煤礦。土壤為褐土、淋溶褐土、栗褐土、風砂土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土壤主要為棕壤。山地氣候幹旱,水土流失嚴重。
中部平原是由遼河及其30餘條支流衝擊而成,稱“遼河平原”。地勢由東北向西南的遼東灣緩慢傾斜,平原麵積約3.67萬平方公裏,占遼寧省的25%。其構造為衝擊平原和剝蝕低丘沙地。地麵物質為衝積、洪積、海積物等。地下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和石油。中部平原為半濕潤地區。
遼寧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4.38%。在少數民族人口中,萬人以上的民族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和錫伯族。
二、土地利用現狀
按土地利用現狀區分,截止到一九九五年底,遼寧省耕地為420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28.45%;其中水田為68萬公頃,占耕地總量的16.21%;旱田(包括菜地)為352萬公頃,占耕地總量的83.79%;耕地主要分布在遼寧中部平原地區。
園地麵積59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4.01%,其中果園57萬公頃,果園主要分布在遼南和遼西的低山丘陵區,桑園主要在遼寧東部的丹東地區。
林地麵積562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38.1%。其中有林地354萬公頃,灌木林147萬公頃,疏林地25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4萬公頃,還有一些跡地和苗圃。林地主要分布在遼寧東部的撫順、本溪、丹東地區。
牧草地38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2.59%,其中天然草地34萬公頃,人工草地3萬公頃,還有少量的改良草地。牧草地主要分布在遼西的阜新、朝陽地區以及建昌縣。
城鎮村及獨立工礦用地106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7.14%,其中城市用地為11萬公頃,建製鎮5萬公頃,村莊用地66萬公頃,獨立工礦用地14萬公頃,鹽田6萬公頃,特殊用地4萬公頃。
交通用地21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1.45%,其中鐵路用地2萬公頃,公路用地4萬公頃,農村道路15萬公頃,還有一些民用機場和港口碼頭用地。
水域118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8.00%,其中河流水麵17萬公頃,水庫水麵為18萬公頃,坑塘水麵8萬公頃,葦地11萬公頃,灘塗49萬公頃,溝渠11萬公頃,水工建築物用地4萬公頃。遼寧的葦地大部分集中在遼河下遊的盤錦地區。
未利用土地麵積151萬公頃,占土地總麵積的10.26%,其中荒草地111萬公頃,鹽堿地2萬公頃,沼澤地2萬公頃,沙地2萬公頃,裸土地2萬公頃,裸岩石礫地7萬公頃,田坎8萬公頃,其他未利用土地17萬公頃。
一九九一——一九九四年,遼寧省共減少耕地7.32萬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3.06萬公頃,占41.99%;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占耕地2.3萬公頃,占31.29%;災毀耕地為1.4萬公頃,占19.0%;其他原因減少耕地0.56萬公頃,占7.9%。這四年間,遼寧耕地年減少量呈遞增趨勢。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災害毀地和農業結構調整占地量較大。一九九一年減少耕地1.11萬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0.58萬公頃,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0.32萬公頃,災毀耕地0.14萬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0.07萬公頃。一九九二年減少耕地1.44萬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0.67萬公頃,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0.6萬公頃,災毀耕地0.08萬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0.09萬公頃。一九九三年減少耕地2.52萬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1萬公頃,農業內部結構占用耕地0.58萬公頃,因害廢棄耕地0.67萬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0.27萬公頃。一九九四年減少耕地2.25萬公頃,其中建設占用耕地0.8萬公頃,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0.8萬公頃,災毀耕地0.55萬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0.1萬公頃。
三、土地利用特點
根據土地資源的特點,各區域土地利用均有特色。
東部山區是以水分涵養林為主的生態性土地利用方式。東部山區林地麵積占遼寧省林地麵積的44%,既構成了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中部平原區的工業、農業和城鎮、農村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它對調節遼寧省的氣候等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東部山區富有各種礦產,經濟林木比重較大,其中柞蠶的產量占遼寧的70%左右,盛產人參、藥材。
遼東半島區是在保證外向型經濟、港口、交通、能源等必須的建設用地和穩定耕地的前提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約化水平為中心,發展外向型果蠶生產的生態型土地利用方式。遼東半島是以大連、丹東、營口為主體的沿海外貿港口和城鎮化水平比較高的地區。隨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外向型經濟用地和工礦、交通、能源等用地亦隨之發展擴大;該區是蘋果等水果的主要產區。
中部平原區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建立高度集約化和現代化的城鎮,保證工礦、交通、能源等建設用地,保護生態環境和不斷培肥地力、改造中低產田、建立高水平的現代化商品糧和農副產品基地。中部平原區是遼寧省工業、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鬆遼平原的商品糧基地,也是遼寧中部城市群農副產品的供應基地。
遼西地區是建立保護性的生態植被,發展商品性的畜牧業和建立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基地。遼西地區是遼寧幹旱、水土流失、風沙災害嚴重、土地瘠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地區。該區地多人少,發展畜牧業和提高糧食產量的潛力很大。隻要建立良好的生態植被,做好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提高土壤有機質,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是未來遼寧的畜牧業和糧食生產和重要基地。
▓土地管理特點與經驗
一九八六年以來,遼寧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和城鎮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等有關法律、法規,土地資源管理和資產管理並重,使土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明顯提高。
一、從基礎性工作抓起,為深化土地使用製度改革拓平道路
地籍和土地利用規劃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礎,也是土地使用製度改革的前提條件。遼寧的地籍和土地利用規劃工作起步較早,鋪開麵廣,進展較快,工作紮實。
(一)土地利用規劃全麵鋪開,基本農田得到特殊保護。
遼寧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早在一九八八年就全麵展開,經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辛勤勞動,於一九九○年編製完成,並經國家級驗收鑒定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實施。到一九九五年底,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市和51個縣級單位及725個鄉(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製完成,分別占有規劃編製任務單位數的100%、87%及63%,其中沈陽、大連等8個省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準實施;鞍山、鐵嶺等5市蔬菜基地規劃已編製並付諸使用;本溪市和岫岩縣等6個單位完成了土地開發複墾規劃;13個省轄市和96個縣級單位完成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任務,糧田、菜田、名優特產品田被劃定為基本農田並落實到地塊,總麵積為5134萬畝,占遼寧現有耕地麵積的78%。
(二)土地調查穩步推進,土地管理基礎紮實。
從一九八四——一九九○年,遼寧省74個有詳查任務的縣級單位全部完成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一九九一年初盤錦、大連兩市土地詳查市級彙總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並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到一九九五年底,省轄市市級詳查已全部彙總完畢,省級彙總已進入收尾階段。城鎮地籍調查自一九八六年起,先後在24個縣(市、區)的城區、郊區、縣城和建製鎮以不同方法進行了試點。與此同時,結合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的實施,開展了村莊地籍調查工作。截止到一九九五年底,遼寧有14個省轄市、56個城區和郊區、4個開發區、333個建製鎮開展了城鎮地籍調查,累計完成權屬調查1800平方公裏。占城鎮土地總麵積的79%;累計完成地籍測繪1400平方公裏,占城鎮土地總麵積的61%。有75%的村莊開展了村莊地籍調查,累計完成權屬調查4800平方公裏,占村莊總麵積的69%;累計完成地籍測繪2800平方公裏,占村莊總麵積的40%。
(三)土地登記發證有突破性進展,土地產權管理得到強化。
一九八九年,遼寧城鎮國有土地申報登記工作基本結束,共有城鎮建成區麵積2280.7平方公裏,獨立工礦區麵積1509平方公裏,國有土地宗地數達89.5萬宗。一九九○年以後,遼寧各級土地管理部門普遍進行了土地登記發證工作。到一九九五年底,累計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78萬冊,占城鎮總宗地數的88%,沈陽、錦州、遼陽、鐵嶺、朝陽5市發證速度較快,發證率已達85%以上;累計發放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434萬冊,占總宗地數的79%。有60個縣級單位程度不同地開展了變更土地登記,累計變更登記宗地數約5萬宗;有40多個縣區進行了土地登記清理,完成驗證複查或申報登記的宗地數達30萬宗,麵積約700平方公裏,分別占城鎮總宗地數的34%,占城鎮總麵積的31%。通過清理共查處非法占地3.6萬宗,收取土地登記費近千萬元。錦州、營口、丹東、沈陽、朝陽5市清理力度大,土地證書年檢規範。遼寧共有110戶股份製企業進行了土地資產處置和產權登記,其中85戶作價入股後折合土地國家股10億元;10戶出讓後收取出讓金近1億元;15戶出租後收取地租320萬元;有800餘宗地開展了土地抵押貸款並進行了抵押登記,土地麵積為176萬平方米,融資金額達11億元。進一步強化了遼寧的土地產權管理,明晰了單位和個人所使用的土地權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