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並不甘心,找來鐵鍁在女兒遇害處挖地三尺,結果除了挖出一堆臭烘烘的淤泥外什麼都沒發現。眾人眼見並無什麼妖怪,隻好叫孫寧上來,幾人勸慰幾句,挖掉了土壩。
孫寧也無可奈何,於是在河邊草草埋葬了女兒,和妻兒痛哭一場回家去了。一晃一年多過去,一日孫寧的兒子小五和一個村裏的玩伴去河對岸的樹林中打柴,兩人足足饒了三裏多才從上遊水淺處的一個小石橋過去,等到午後兩人已經背了一堆柴火準備回家了,此時卻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兩人不及躲雨全身被澆了個濕透,隻好低頭疾走希望能早早回家。
正在這時兩人忽然看見河邊上有一個青衣人戴著鬥笠撐著木筏正在渡河。小五身上的柴火較重,加之雨大路又難行,於是心想若是此刻能坐筏渡河,那麼最多隻用走一裏地就能回家。
於是便走到岸邊大聲呼叫,待青衣人撐到岸邊,小五及同伴一看,就是一個窄窄的竹筏子,除了撐船的之外隻能上一個人。小五就對青衣人道:“能不能借渡一下?”這青衣人帶著鬥笠,加之雨大視線模糊所以看的並不清楚,隻見他似乎點了下頭,於是小五就對同伴說道:“我背的柴太重了,不如我先過去吧。”
說畢不等同伴回答就縱身一跳上了竹筏。同伴正待張口卻見青衣人撐著竹筏已經離開了岸邊,無奈之下隻好背著柴火繼續趕路。
一邊走著一邊還在想著:這小五運氣真好,如此大的雨還有人願意渡他過去,想到此處忽的念頭一轉,平時這附近住的村民擺渡的船家我都認識,這個青衣人我怎麼沒見過呢?於是他轉過頭來想再看看此人,沒想到一轉過來卻是大吃一驚,隻見河麵上波濤滾滾,河中間有一個巨大的漩渦,而竹筏瞬間已然沒了蹤影。同伴揉了揉眼睛再看,確定自己沒看花眼,小五和竹筏確實已經不見了,這一下可著實將他嚇的不輕,不由脊背發涼冷汗直冒,迅即扔掉背上的柴草驚恐萬分的跑回村子呼救,等到孫寧聽到這個消息帶著村民趕到的時候,河麵上已風停雨住微波蕩漾,一片平靜之色。
可這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孫寧卻並不甘心,和幾個膽大之人坐上小船到下遊用繩子綁上鐵鉤四處打撈,終於在一根枯木旁的水下將小五的屍體找到打撈上來,隻見他臉上的表情和他姐姐當年一個樣子,不用說也變成了臘屍。孫寧一見肝膽俱裂,痛不欲生,這不到兩年就痛失一對兒女,心中所慘那是難以言語。
正自悲慟欲絕的時候,忽聽旁邊幾個村民道:“隻有小五的屍體,那筏子和青衣人連個鬼影都沒有,哪有這麼詭異的事,定是被這水中的妖孽幻化害了性命。”孫寧聽罷心中一凜,那是舊仇新恨湧胸間,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當下心中暗自發狠道:任你什麼妖魔鬼怪,害了我家兒女性命,我孫寧誓死都要將你拿住,剖腹剜腸揚灰挫骨方能為我這一雙苦命的兒女報仇,雪我心頭之恨!村中一個老者眼見孫家遭到飛來慘禍,不由心下不忍,對他說道:“我看還是大家湊點銀兩,請個法師來看看吧。”
眾人也都紛紛附和,於是就你三文我五文的湊了五兩銀子,交給孫寧,孫寧請人寫了幾十個告示,貼在附近的鄉間路口,專募法力高強之士前來降妖除魔。過得幾天,村裏來了一個衣衫破爛的中年道士找到孫寧,說他能降妖除魔。
孫寧見他其貌不揚,穿著一身髒的分不清顏色的道袍,形容邋遢猥瑣,不由將信將疑。村民聽說有道士來應募,也紛紛趕來觀看。
道士一臉傲慢之色,也不多說,便讓眾人帶他到河的南岸,披散頭發結草為壇,開始上壇做法。還沒念得幾句,忽見從北邊刮起一陣暴風,瞬間就撲到岸邊將道士緊緊包裹起來,一時之間飛沙走石,眾人連眼睛都睜不開。
等到狂風過去卻突然發現道人不見了,四處找尋一番才發現他被掛在岸邊的一顆楊樹上,已是口鼻流血遍體鱗傷,眾人不由大嘩,趕緊上樹將他救下,問他怎麼回事,他說剛才一陣狂風裏似乎看見有個麵目模糊的青衣人隨風向他撲來,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問他怎麼上樹的他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眾人無奈隻好將他背回去,好吃好喝伺候著,一直到他養好傷才打發他離開,於是孫寧繼續四處廣發告示招募術士。
當時烏程南潯鎮廣惠宮有一個道士叫做周靜涵,據說道行頗高。孫寧聽說之後便專程登門求見,隻見周靜一身烏衣正在打坐,聽得孫寧來訪卻並不說話,閉目良久才睜開眼睛對孫寧說:“此事我早已知道了,隻是此物修煉已快千年,我也不是它的對手,須招天兵神將相助才行,即使如此,到頭來我也免不了一死,我實在是不能去啊。”
孫寧一聽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說道這方圓百裏之地除了您之外就再也沒人降服得了它了,您一定要替天行道拯救萬民於水火中啊。如此苦苦哀求之下,周靜涵才道:“我說去不得,你非要我去,看你心誠,我也就隻好勉為其難與你去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