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3日下午6時許,當西班牙眾議院正在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時,200名荷槍實彈的國防軍官兵突然包圍了大廈,中校特赫羅·莫利納率領20名士兵衝入會場,將全體內閣成員及各黨派主要領導300人扣為人質。與此同時,軍內極右分子遙相呼應,巴倫西亞地區的第三軍區司令米蘭斯·德爾博什中將宣布首都實行戒嚴,並且派軍隊占領了電台等部門。全國處於混亂之中。
在這嚴峻的局勢下,作為國家穩定和民族團結象征的卡洛斯國王以其過人的膽識沉著應變。24日淩晨,國王親自出麵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以穩定人心,並以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的身份命令參謀長聯席會議采取緊急措施平息嘩變。此後,軍隊迅速進駐首都,把電台、電視台及軍事要地保護起來。同時,憲兵及武裝警察部隊對政變分子實行反包圍。國王還命令各部副大臣成立臨時機構,會同軍警領導人共同遏製議會大廈內事態的發展。一切反政變措施進行得有條不紊,富有成效。
這些措施果然很快奏效,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軍方宣布效忠國王,各大軍區也紛紛致電國王,表示尊重憲法,維護民主;首都各界人士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反對政變。在這種情況下,米蘭斯·德爾博什中將不得不撤銷了戒嚴令。叛軍大勢已去,隻得在重兵圍困下宣布投降。
卡洛斯國王在突發政變的混亂局麵中處變不驚,遇險不慌,沉著應變,穩定了局勢。
以靜製動,保持頭腦的清醒和行動的張弛有序,是領導者在突發困境中能穩定局勢的必備心理素質。
安氏公司和吉遠公司是中國香港兩家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吉遠公司的老板陸吉遠精通房地產業,一心想打敗安氏公司的老板安邦,他在銀行的支持下,成功地搶走了不少安氏公司的項目。
安氏公司盡管暫時失利,陷入困境,可公司老板安邦並沒有灰心。他集中精力經營著公司內外事務,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安邦憑著他敏銳的商業意識,覺得這是發展安氏公司的大好機會。於是,他赴內地考察,很快就攬下了幾個大項目。然而,就在安氏公司想在中國內地施展宏圖時,突然發生了意外變故。
在安邦準備到內地簽合同的前一天,電視新聞中播出了一則消息:“建築業新霸主陸吉遠,為求迅速發展,將於近期展開攻勢,收購安氏公司。陸先生稱,他已調集足夠資金;準備從明大起大規模收購安氏公司股票。社會上零散的安氏股票很多,如果收購順利,不愁做不了‘安氏’的最大股東。金融界認為,陸先生此舉定會引起股市的波動。”
安邦聽完這條新聞報道後,大吃一驚,但是,當安邦把吉遠公司的全部資料找來,從頭到尾詳細地研究後,心中頓時起了疑竇。資料表明,吉遠公司尚不具備收購安氏公司的實力。陸吉遠不可能幹這樣的蠢事,銀行也不會同意他做這樣的蠢事。再說,即便他真想收購安氏公司股票,又怎麼會把消息透露給興風作浪的新聞機構呢?其中必定有詐。
安氏公司在這場收購戰中,采取了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不但自己未受任何損失,而且從中獲利頗豐,同時還重重地打擊了吉遠公司,真可謂“一箭三雕”。
此時,安邦已經從中猜到了八九分,陸吉遠想讓他實行反收購,積壓資金,進而無法在中國內地做生意。想到此處,安邦冷笑了幾聲,召喚來助手,交代了對策。
第二天股市開盤前,安氏公司宣布:本公司情願放棄在內地的發展計劃,也決不讓出安氏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公司將實施反收購方案。聽到這個消息,吉遠公司竊喜。
上午開盤後,安氏公司開始回收安氏股票,股價暴漲。但安氏公司隻收購了一會就停止了。隔天早上,安氏股價進一步上升,吉遠公司照舊大規模收購,有多少吃多少。安氏公司卻沒有在股市上露麵。新聞報道說,吉遠公司攻勢淩厲,安氏公司成為縮頭烏龜,不敢迎戰。
又一天過去了,股票仍在持續大幅度上升,吉遠公司開始力不從心。當天晚上,安氏公司代表宣布,安氏放棄反收購,安氏老板在內地已簽訂大宗工程合同,安氏公司在大陸的發展計劃不變。
吉遠公司此時已無錢再繼續高價收購安氏股票,第四天,隻好宣布停止收購,安氏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吉遠公司高價購進的股票,隻得低價拋出,賠了一大筆錢。至此,吉遠收購安氏的陰謀不攻自破。
在危機到來之際,安氏公司老板正是憑借著鎮定自若的心態,沉穩中作出了有力的回擊方案,如果安氏公司老板在危機麵前先是亂了方寸,恐怕真的就被對方打垮了。
3.既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