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場飛來橫禍,安利公司迅速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針對事件的傳聞迅速製定了應對措施,並以最快的速度舉行新聞發布會,有100多家媒體的記者到會。
在新聞發布會上,時任國家體育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主任的許增武鄭重宣布:安利公司成為200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高級讚助商,紐崔萊營養補充食品成為200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唯一專用營養品。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將讚助證書頒發給安利副總裁顏誌榮。
中國運動醫學學會主任委員、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委員楊天樂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安利公司的紐崔萊營養補充食品,我們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都曾經測試過,均未發現違禁成分。它不是藥品,而是安全、有效的營養補充食品。”
隨後,安利公司組織公眾代表參觀了安利除美國本土以外的最大的生產基地,讓消費者親身感受先進生產設備和管理方法以及嚴格的質量檢測手段。並利用上海《新聞晨報》等報刊媒體用大篇幅在頭版刊登了題為《老馬低級笑話笑煞人》的文章。之後,上海和華東的幾十家媒體都紛紛刊登澄清文章和有關安利讚助奧運軍團的新聞。
由於安利公司行動果斷、得力,迅速讓自己擺脫了困境,而他們最有效的應對力就是馬上召開新聞發布會,沒有讓謠言繼續蔓延。並且,做法有理有節,命中要害。
安利公司沒有自以為是,或是自賣自誇,而是由重量級人物進行科學闡述,從而使媒體和消費者對安利再次充滿信任。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安利公司領導者的快速應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3.避實就虛,暗中取勝
麵對突發事件帶來的巨大壓力,當然不能束手待斃,而應該組織力量迎頭反擊,但在實力較弱的情況下,要學會借助第三方力量避實就虛,以巧製勝。
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命脈由三大巨頭主宰著: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石油業,安德魯·卡內基獨步鋼鐵業,而J.P.摩根則控製了一家大銀行和鐵路王國。
雄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的鋼鐵公司,於是在1898年,他毅然發動了對卡內基“鋼鐵王國”的進攻。他先是花2億美元合並了美國中西部的一大批中小型鋼鐵公司,成立了聯邦鋼鐵公司。隨後,又令摩根集團旗下的全部鐵路,一起取消向卡內基鋼鐵公司訂購鐵軌及各種材料,以遏製卡內基鋼鐵公司的發展。
麵對這些卡內基表現出驚人的平靜。他知道自己的對手是美國最大的金融巨頭,正麵迎敵,會使自己焦頭爛額。最後他決定與摩根合並,但必須讓摩根付出慘痛代價。於是,卡內基並沒有出手反擊,而是以一種要退隱的姿態,揚言要把鋼鐵、焦炭以及其他有關的製鐵企業股票全部賣給莫爾邦。他知道以莫爾邦的經濟實力根本就無法籌措出3.2億美元的資金來,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混亂摩根的視線。
果然,與莫爾邦的談判無果而散。事後,卡內基又找到洛克菲勒,當然談判又流產了。而這時,摩根已經坐不住了,他可不想讓其他人買走卡內基的鋼鐵公司。於是公開揚言,花再大的代價也要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
卡內基見摩根中計,立刻見台階就下,派人告訴摩根:“如果是時價的1.5倍,我就賣!而且隻要新公司的公司債券,不要股票。”這個條件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但被卡內基迷昏了頭的摩根已是騎虎難下,隻好答應。這樣一來,卡內基的資產一下從當時的2億美元升到4億美元,幾乎翻了1倍。多年之後,摩根不得不承認,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
第三節高效的掌控能力
掌控能力是一個領導者麵對突發事件襲擊時能夠沉著冷靜地穩住全局、駕馭全局的必備素質。麵對危險,不亂方寸,措置裕如,指揮若定。問題亂了,頭腦不亂;事情亂了,耳目不亂;局麵亂了,心路不亂。這種掌控全局的本領是領導者應對突發事件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1.改變局勢,爭取主動權
大家知道,突發事件大都具有首次發生的特征,因此處理時一般都沒有現成的章法可循,屬於非程序化的危機管理或應急管理的範疇。突發事件襲來時,常常陷人於被動,隻有招架之功,而無禦駕之力。作為領導者要想做到應對自如,就必須變被動為主動,根據事件的特點努力創造條件,設法改變其不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