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愈行愈濃中國情
1990年10月,和田一夫一行訪問北京。中國政府出麵邀請一個私人企業家訪華是極為罕見的,而且給予國賓待遇。在北京演講,和田一夫發囪肺腑地宣布他的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時代!和田一夫的中國情結。他一生中耳邊始終響著一個聲音:不能忘記中國對日本的大恩大德,要報效中國!和田一夫作好最壞的打算:1997年,萬一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改變,他將把八佰伴在中國及香港的所有資產全部無償贈給中國!
和田一夫說
認識真實的世界,你要憑善意和信心去努力追尋,那麼,你就已經踏上一條通往財富的最短路程。
1990年10月24日,和田一夫一行23人,終於踏上了中國內地——這塊一直與他隔海相望,狀如報曉雄雞的神奇土地。
此次,他們是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國際文化中心之邀,出訪中國的首都北京的。
和田一夫率領的23人訪華團成員有:母親和田加津——八佰伴最高顧問為訪華團顧問,他本人出任團長,國際流通集團高層領導人和高級幹部共17人。
另外,還有在調查研究亞洲太平洋地區方麵成果斐然的財團法人日本總合研究所野田一夫理事長、東方經濟中心管家茂主席及該研究所幹部等6人。
飛機著陸,穩穩停降在北京國際機場。訪華團的團長和田一夫容光煥發,滿麵喜色。
他首先想到,中國政府出麵邀請一個私人企業訪華是極為罕見的,作為被邀請者倍感榮幸。
10月24日,和田一夫的亡父和田良平在1973年的這一天與世長辭,也就是說,這是他的第17個祭辰。這一偶然的巧合令和田一夫驚奇不已。選擇了父親的祭日作為訪華的日程,這恐怕是某種天意吧。和田一夫不由得想到:父親準在天界注視著我們這次訪華呢!
不由他細想,北京國際機場上,中國政府舉行的熱烈歡迎的場麵,令在世界各地往來如梭的和田一夫吃了一驚——不,幾乎是嚇了一跳。
他們的代表團在紅燈閃爍的摩托車開道下,直駛下榻賓館,一路上暢通無阻,沒有交通燈的限製——其它的車輛則被疏導到路旁等候。
這是國賓級的待遇!和田一夫雖往來於世界各地,但都是以商人、企業領袖的身分,哪裏見過這等陣式?
為人謙恭、知恩圖報的和田一夫對中國政府的熱情並未自鳴得意,而是感謝不已。如果他早年的夢想得以實現,一個資深的外交官亦不過如此吧?
後麵的安排更令他感奮不已。他們下榻的賓館是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這是布什總統、撒切爾夫人、基辛格博士等各國首腦曾下榻過的地方。
而在中國幾乎盡人皆知的“阿信”原型人物——和田加津最高顧問,中方安排她住的房間,就是撒切爾夫人任首相時訪華住過的那個套間。
這使靠一杆稱沿街叫賣蔬菜起家,操勞了大半生的老人家感謝不已,終生難忘!
中國方麵還為和田一夫率領的訪華團委派了20名陪同人員,為他們帶路、警衛,安排一切事務。
和田加津老太太抱病訪華,中方為她配備了專門負責針灸治療的醫師。
此外,中方還提供了10輛中國製造的大型紅旗牌轎車——這曾是中央首腦人物的專用品牌,已故的毛澤東主席生前就乘坐紅旗牌轎車。這10輛車,用作全團的交通工具,來來去去,呼嘯如風,威風凜凜。
訪華團的團長和田一夫踏上了中國內地,跨出了有曆史意義的一大步,同時,也心懷初次交往的試探心理。
此番訪華,他最關心的兩件大事是:中國政府對1997年以後的香港有何打算以及中國對八佰伴的評價如何。
和田一夫是敏感的,見微知著,一葉知秋,曆覽世事練就了如鷹的目光。中國對八佰伴的評價問題,從政府破格邀請私人企業訪華及受到的國賓級的隆重禮遇中,實際感受到了。
他心清如水,在感激、稱謝不已的同時,明白意識到:我們之所以能受到如此無微不至的款待,正是因為中國當局高度評價八佰伴事業上的成績和總部遷至香港的壯舉。
和田一夫率領的訪華團的初次訪華,套用一句官方的評價,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意外得以拜會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前副總理姬鵬飛,便是和田一夫津津樂道的巨大收獲之一。
拜會老資格的外交家、前國務院副總理姬鵬飛,原來並未列入預定日程。原來安排會見的最高級別的負責領導隻是對港澳辦的副主任作一次禮節性拜訪。
但就在抵達北京的當天,和田一夫突然接到通知說,姬鵬飛主任要親自接見訪華團的全體成員,令和田一夫深感出乎意料的吃驚與興奮。
姬鵬飛主任準時趕到人民大會堂,與訪華團的成員熱烈握手,並與和田一夫進行了親切的談話。
當和田一夫問及他最關心的中國政府對1997年後香港的政策問題時,港澳辦公室主任姬鵬飛令人振奮地問答說:
“八佰伴將總部從日本遷至香港,總裁本人與家屬也定居香港,中國政府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政府在1997年以後也照舊維持香港的現有體製,繼續執行一國兩製政策。1997年以後,我們也一如既往,繼續全麵支援香港。”
姬鵬飛主任這番代表中國政府的富於權威性的發言,如融融春水,融化掉了和田一夫心中尚存的疑慮的堅冰,他最關心的兩個問題,都有了圓滿的、他所希望得到的答案。
和田一夫倍感慶幸!他覺得他的初次訪華已經結出了最大的碩果!
從這次臨時安排的會晤中,和田一夫既感受到了中國政府對八佰伴的熱切期待,又獲得了極為滿意的答複。他滿意之至,深覺自己真是個幸運的人。
總部遷港,僅僅5個多月,便實現了和田一夫“到中國去”的夙願,訪華又取得了如此的碩果,和田一夫慶幸之餘,照例又將它歸入“生長之家”——他所信奉的宗教的功勞薄,覺得這是他每日做“神想觀”得到神靈關照的緣故。
緊接著,商業部部長胡平、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主任陳錦華、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李嵐清等各部門首腦在與和田一夫的會晤中,都表達了和姬鵬飛主任一致的意見。
他們高度評價八佰伴將總部遷至香港一事,並表示1997年以後中國將在香港繼續執行經濟開放政策,還希望和田一夫幫助中國流通業實現現代化。
和田一夫像吃了定心丸一般,心滿意足了。他覺得此次訪華成果卓著,幾乎已經無其它奢望了!
他欣慰已極:八佰伴已成功地在擁有12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打下了一根粗大的楔子!
在中國逗留的第5天,和田一夫一行在長城飯店舉行了熱烈的答謝宴會,招待一直擔任陪同照料工作的中方人士,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陳錦華主任,特地抱病趕來出席,與大家談笑風生。
席間,和田一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其中引用了中國史籍《宋書·肖惠開傳衝的一句話:“人生不得行胸懷,雖壽百歲猶為夭也。”用以說明他的雄心壯誌和開拓中國市場的豪邁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