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搶灘環球第一店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應邀訪問上海。4月14日,和田一夫與中國最大的百貨商場——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簽訂協議書,在上海浦東建造世界最大的商廈。中國政府曆來禁止外商對零售業進行投資,和田一夫可算是首開先河,況且“第一口螃蟹”就吃下55%的出資額,取得經營權。權威人士推測:中國政府希望借八佰伴參加浦東開發這股東風,掀起一個外國企業的投資熱潮。
和田一夫說
從零的起步,做到成為億萬富豪,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得牢記一個原則,就是不能中途放棄原有的努力。即使是到了山窮水盡的絕望境界,你也得堅定信心,要繼續奮鬥下去。
中國的大門已經向和田一夫敞開,機會正大踏步地向他走來。
和田一夫雖沒有預知今後事的特異功能,但幸運的果實已實實在在地掉落在他的麵前。
訪華後僅5個月,和田一夫和他的八佰伴,在中國市場上已邁出了第二步。
他已簽訂了協議書,將在上海浦東地區建造世界最大的購物中心。
這在中國內地是開創外商投資零售業先河的大動作!因為中國政府曆來禁止外商對零售商業進行投資,和田一夫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在上海浦東開店設鋪。
進展神速,成果喜人!
事情要從1991年4月說起。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率領15人的上海訪問團,到上海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考察訪問。
這是他半年之內的第二次訪華了。此次到上海,目的非常明確,要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調查市場銷售情況。
說起這次訪華,還有一個詳和的背景。
和田一夫訪問北京時,一直給予他關照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長馬洪,在1991年的元月,給和田一夫透露了這麼一個信息:
中國政府將把上海浦東地區開發計劃列為國家項目加以推動,並打算建造一個購物中心作為開發地區的拳頭項目。但僅靠中國單方麵建造擔心經驗不足,所以有意和外國流通業攜手合作。
被和田一夫稱之為“馬洪先生”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是和田一夫很信賴的朋友,他一直支持和田一夫全家遷居香港這一舉動,也很了解和田一夫希望對中國未來有所貢獻的想法。
馬洪在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領導班子會議上,推薦八佰伴作為上海浦東地區購物中心項目的合作夥伴。
因而便有了這次考察的動機。
此時,和田一夫理解的“相當於日本國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剛閉幕。此次會議一致通過將浦東地區開發計劃列為國家項目,購物中心自然是浦東開發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在這次會議上,前上海市長朱熔基被提拔為副總理,並主管上海浦東開發事務。他是因為在上海的開發政績而被提升的。
和田一夫分析道:據說中國上層領導存在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爭,但從朱先生榮任副總理的人事安排來看,中國顯然已決定10年計劃將推行經濟開放路線。
恰逢此時,和田一夫來上海進行關於浦東地區投資的考察訪問,實在是得“天時”呀!
果不其然,諸事順利,抵達上海的第一天,馬洪先生—一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長和上海政府一道為歡迎和田一夫的上海訪問團,舉行了熱情的招待宴會。
和田丁夫一行瀏覽著上海的市容,覺得人口膨脹的問題已十分嚴重,著名的南京路終日人流不斷,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官方數字顯示,上海市現在人口已達1300萬,趨於飽和狀態,所以政府決心開發浦東地區,造就一個新上海。這恐怕是開發浦東計劃的由來吧!
上海浦東的開發,有其自身天時地利的大背景。此時,全國改革的先行點——深圳特區的開發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原來隻有幾萬人口的小鎮,經過10來年的改革開放,已發展成超過100萬人的大城市,人均收入也高居全國之首,經濟開放的成果卓著!
處於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老大”地位的上海,這才開始大幅度地推行開放政策,要在基礎較好的長江流域起“龍頭”的作用。
借助了深圳發展的推動力,中國政府為浦東地區製定的經濟政策,要比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更為開放,發展要更為迅速!浦東開發比特區還“特”,已成為一時的口號。
借著這股勁吹的東風,有備而來,“武裝到了牙齒”的和田一夫,怎能不順風順水、如願以償呢?
翌日,中方就為和田一夫推薦了合作夥伴上海第一百貨商店。
這家大名鼎鼎的百貨商店,在中國的百貨商店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家”。在中國人還不知曉店名、商標都屬無形資產的概念時,上海一百,在偌大的中國,在老百姓中,就是婦孺皆知的金牌店。
在六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的時候,上海貨便是全國的名牌,而能來上海一百采購結婚用品,操辦一生大事,在當事人來說,是極榮耀、極光彩的事。
就是眼下,八九十年代之後,各地商品都極為豐富之後,上海貨仍不乏崇拜者,上海的南京路永遠熙熙攘攘,這裏麵仍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采購商品的俊男靚女、中年婦女、壯年漢子。上海一百的店堂裏永遠擠滿了顧客,令來自境外的商人豔羨不已:“中國的商人真幸福,像電影明星一樣被人關注。”這是一位東南亞富商親口道出的真實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