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中國第一位研製成功計算機漢字”五筆字型”的人(1 / 1)

王永民:中國第一位研製成功計算機漢字”五筆字型”的人

如何將方體漢字輸入電子計算機,這不僅是電子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世界性的大難題。是誰攻克這個難題?他就是中國的王永民。

王永民,1943年出生於河南省南陽縣一個農民家庭。雖然家境貧寒,但小永民心懷壯誌,才氣過人,父母親從牙縫裏省下來的錢供他讀完了小學、中學。1968年,他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時,正值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國大地,毛澤東八次接見鬧革命”知識青年”後,大中學校停課,”紅衛兵”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王永民也不例外,被送到農場勞動,後又被派到四川省一個山溝。

1978年3月,全國科技大會召開以後,王永民見到黎明的曙光,他放棄了鐵飯碗機關工作,帶著病身子承擔起”漢字編碼”的科研項目。

王永民為了把漢字輸入計算機,首先需要吃透方體漢字。從《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研究到《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就這樣,王永民把一萬多個漢字簡化成600個字根,又把600個字根一步步壓縮到26個英文鍵位之中,這樣就可以把成千上萬個方體漢字輸入計算機內。王永民從1978-1983年,廢寢忘食,帶病攻關了5個年頭,用紙可以疊到十幾米高,終於研究出”五筆字型”。

1984年,王永民被邀請到聯合國講學,並實地表演了”五筆字型”。他的發明被認為是當今世界幾十種漢字輸入方案中最佳的方案。聯合國官員向他提出用”五筆字型”處理中國繁體漢字的迫切要求。他又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王碼”繁體漢字電腦係統研製成功了,被認為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可以滿足國內外用戶需要的漢字電腦係統,廣泛應用於機關、學校、企事業等。

1986年,王永民發明的”五筆字型”成為我國首次在美國獲得專利權的中文電腦技術,並被世界第二大公司--美國DEC公司所購買。現在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計算機用戶選用”五筆字型”來輸入漢字。

王永民這一發明,不僅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