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幹:中國第一個進行”試管山羊”實驗的生物學家
1984年,旭日幹在日本成功地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試管山羊”,這項科研成果,震動了全球生物界。從此,原地踏步近半個世紀的家畜體外受精技術,一躍成為可以開發應用的重要生物工程。
旭日幹,蒙古族,1940年生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一個貧苦牧民家庭。十二歲時,父親病故。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用助學金讀完了小學、初中,後來考入內蒙古大學生物係。1982年,旭日幹作為內蒙古選派的留學進修人員,到日本獸醫畜產大學及農林省畜產試驗場深造。
在擁有世界上一流設備和導師的實驗室裏,旭日幹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地工作著,研究項目進展迅速。著名學者花田章博士破例將他研究多年但無實質性進展的”山羊體外受精研究項目”交給了旭日幹。
麵對這一世界性難題,旭日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在反反複複的試驗中尋求著通向成功的途徑。從藥物的兌製,到精子的濃度對比,旭日幹拿出了上百個方案,經過無數次的挫折失敗,在一個秋夜,他驚異的發現顯微鏡下,山羊的精子穿透了卵子,他終於期待到了這一時刻:花田章博士激動得和他共享成功的喜悅。
1984年3月9日晚,旭日幹和花田章博士合作培育的世界第一胎”試管山羊”順利降生。旭日幹當之無愧地戴上了”試管山羊之父”的桂冠。他的導師山內亮教授在鑒定書上寫道:”此項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此同時,他的論文《山羊綿羊體外受精》通過專家論證。他以全票滿分,被日本獸醫畜產大學授予博士學位。
旭日幹歸國的時間到了。日本的許多科研機構許以優厚的生活待遇和第一流的科研條件挽留他,勸說他:”中國目前的條件,你要想再有所發展,難啊!”有人斷言:”回到中國,旭日幹再也不會搞出試管羊了。”
旭日幹謝絕了這些人的”好意”,表示:我要在自己祖國的土地上搞出試管山羊!1984年4月的一天,他毅然登上了回國的班機。
“建一座實驗動物研究基地,用5年時間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這是旭日幹在日本時就有的目標。回國後的第二天,他就撰寫建立實驗動物研究中心的請示報告,呈送有關部門後,僅十幾天一百二十萬元的經費就批下來了。在旭日幹的努力下,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一座占地2400平方米,各種設施俱全的家畜繁殖技術實驗基地建成了。
1986年7月,”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副教授旭日幹任研究中心主任。
家畜體外受精,難度極大。旭日幹在日本雖解開了這道難題,但成功率隻有百分之四五十,為增強體外受精的穩定性,旭日幹和助手們試驗了500多個牛、羊的4000多枚卵子,前後共做了62次試驗,可3個月過去了,體外受精的穩定性這一難題仍然久攻不克。有的助手泄氣了:”國外也隻是這個水平,適可而止吧。”旭日幹卻毫不含糊地說:”我們不能自我滿足,不能跟在外國人後麵亦步亦趨,越難越要幹。”
冬去春來,轉眼又是兩年,旭日幹和他的助手們終於在試管綿羊和試管牛試驗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從剛剛屠宰的母羊和母牛身上提取卵細胞,培養出成熟卵子,使其在體外條件下受精和發育後,再移植到活著的母羊和母牛體內。胚胎體外的保存時間也由過去的30小時延長達半個月。
1989年3月10日淩晨1時59分,我國第一胎”試管綿羊”(也是我國首胎試管家畜)在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降生了。小羔羊為雄性,頭部黑白相間,體重5.3公斤。與5年前在日本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試管山羊”不同的是,他是在自己的祖國指導自己的助手們,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取得成功的。
1989年8月15日,中國第一胎”試管牛”順利分娩,接著又有兩頭試管牛和10隻試管羊相繼誕生。一年後,旭日幹又接生了世界首胎冷凍--解凍後胚胎移植”試管綿羊”,這一係列重大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再次引起強烈反響,它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旭日幹先後任內蒙古大學副教授,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教委科技委委員,中國科協常委,日本家畜繁殖學會會員,日本畜產學會會員,內蒙古大學校長。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突出貢獻的留學歸國人員稱號,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校先進生產工作者,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是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論文《山羊綿羊體外受精》等專業學術報告。
旭日幹為摘取”生物工程”桂冠而做出的貢獻,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