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麟青:中國第一個捕捉到珍稀動物矮峰猴的生物學家(1 / 1)

常麟青:中國第一個捕捉到珍稀動物矮峰猴的生物學家

1990年8月,《北京日報》、北京電視台相繼報道北京瀕危動物馴養中心意外的獲得一隻珍稀動物--矮峰猴。9月1日,侯健華、張書華在《北京日報》撰文,介紹了中國第一個發現矮峰猴的常麟青。

常麟青,1910年4月30日出生,河南開封人。他幼年時家境貧困,卻十分勤奮好學,從小和生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3年23歲的常麟青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生物係。他一邊讀書一邊幫助係裏製做動物標本工作。這年春節後為采集標本,生物係派他隨中國科學院到雲南西南部的建水縣考察。在當地,常麟青聽到老鄉介紹這裏經常有頑猴出沒,常麟青為了搞清究竟,尋個水落石出,他便獨自一人住進附近一座古廟,並和老和尚交上了朋友。當老和尚得知這位憨厚、淳樸的北京來的青年人是來采集動物標本的,便向他介紹了廟的附近經常出現一種行動非常遲緩的猴子。老和尚說:”它既不擾亂人們的生活,也不破壞莊稼,它也沒有抵抗能力。”常麟青對此很感興趣。入夜後,他在月光下觀察,果然在大樹上有團黑影,一直守到天亮。第二天,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幾經周折,終於從樹上捉到了懶軟軟的像醉漢一樣怪物矮峰猴,俗名叫懶猴。隻見他體小如貓,頭圓耳小,四肢粗短,但眼睛圓大,棕褐色的長毛,背中央有一條深栗色的縱紋。白天懶洋洋,行動非常遲緩,夜間喜歡在樹上睡覺。經過認真觀察研究,常鮮青斷定這就是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尋找的珍稀動物矮峰猴(懶猴)。原來,英國生物學家安德森在前一個世紀推斷”中國雲南山區可能有懶猴存在”,但一直未被證實。今天卻被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生物係學生常麟青證實。常麟青高興地在日記裏寫到:”今天,天氣晴朗,我在雲南省建水縣西南一個古廟附近的深山大樹上,活捉了一隻半個世紀以來,中外多少個生物學家一直猜測是否存在的矮峰猴。”

中國科學院壽振璜主編的《中國動物誌》確認:常麟青是中國生物史上活捉矮峰猴的第一個人。他這個發現為我國野生動物史添補了一個空白,譜寫了珍稀動物新的一頁。

常麟青畢業後,專門從事動物標本的研究與製作。1945年35歲的常麟青從北京西黃城根舉家遷往四川重慶。係統地從事動物標本製作工作。他一生中製作動物標本無數,體大的有虎、熊、鯨魚;小的有昆蟲蝌蚪,和剛出殼的小鳥……有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土裏鑽的,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可是在他的家中,沒有一隻野生動物和公家的動物標本。

常麟青於1971年退休後,仍誨人不倦,傳授動物標本製作的技藝。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動物世界”欄目。他常說:”我在電視裏看到那些珍稀動物,如老虎和白熊等,我都要記錄,能親眼看到那些千姿百態的各種動物多好啊!”他每當看到野生動物資源遭到破壞和野生動物被人們捕殺走私時,都氣憤不已,表現了一個老生物學家的愛國之心。

1985年,生物學家常麟青,榮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從事文博工作30年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