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彥:中國第一位現代船舶設計人(1 / 1)

許學彥:中國第一位現代船舶設計人

許學彥194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係,曆任第一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技術員,上海船舶產品設計院工程師,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第三、四屆理事。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別獎,199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第一位現代船舶設計人。

1924年5月,許學彥生於江蘇省武進縣鄭陸橋鎮北墅村一個小農家庭,父親是個知識分子。

在江南水鄉的許學彥,在母親的撫養下,不滿6歲就上學了。自他剛懂事起,就記著父親意味深長的話語:”要學會真正的本領,家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許學彥很聰明,讀書肯用功,尤其對算術非常感興趣,一做起算術題,就樂趣無窮。他還常幫家裏管理帳目,每次都算得清清楚楚。

少年時代的許學彥喜歡遊泳,更愛看河中往來的小船,常爬上船去幫助艄公劃槳,看著小船飛快向前,兩岸垂柳向後倒退,他感到非常愜意,劃著劃著常若有所思……

帶著童年的樂趣,11歲那年,許學彥到江陰南菁中學讀書。在中學裏,他結識了很多的教師和同學,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他最愛學的兩門功課是數學和物理。一天,他和同學們在一起談論理想。為了祖國富強,不受外國的欺負,許多同學想當個將軍,指揮千軍萬馬,保衛祖國的疆土;許學彥呢?他想造一艘最堅利的炮艦,乘風破浪去雪甲午海戰之恥。

當許學彥和同學們沉浸在未來理想的憧憬中,猖狂的日軍已向中國內地大舉進攻。1937年抗戰爆發,許學彥和父親一起由安徽撤向後方,開始了逃亡的生活。

正是嚴冬季節,大雪紛飛,許學彥又冷又餓,他才是個13歲的孩子。逃難的路上他病了,發高燒,腿又紅腫,咬著牙和父親跟在潮水般的難民人群中。他看見了日寇的飛機投炸彈,射機槍,看見了倒在路上的難民。許學彥心裏充滿了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是這些強盜使他失去了課堂,失去了家園,他瞪著空中的驕橫的敵機,緊握雙拳,”哼,總有一天我們中國人要造飛機、軍艦打你們這些強盜!”。他瞧不起那些夾在逃難人群中的國民黨殘兵敗將。

一年的逃亡生活使許學彥長大了許多,也給他的身體帶來了創傷。他的左腿紅腫,落下終身的毛病。但是,他卻用這雙和正常人不同的雙腿,攀登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1944年,許學彥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學造船係,這年他20歲。1948年畢業,終於實現了造船的願望。1952年,走上船舶設計第一線,成為船舶設計專家。

許學彥設計了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巨輪”東風”號,為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長江設計了長江第一艘大型高級客輪”昆侖”號,中國第一艘大型氦氧潛艇救生船”930”號,中國最大的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號,主持設計了中國最大的科學考察船”向陽紅10”號和中國第一艘遠洋打撈救生船”J121”號。

“向陽紅10”號和”J121”號兩艘船載著我國科學考察隊員遠征南極,建立”長城”考察站,開創了我國第一次以自己設計建造的船舶裝備,首赴南極的紀錄。

許學彥終於圓了造船夢,他為中國現代船舶設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