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若愚:中國”亞運村”第一任村長(1 / 1)

焦若愚:中國”亞運村”第一任村長

說起首都北京的亞運村,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因為這個村在世界上影響最大,也最有名氣。而首次當選為這個亞運村村長的就是原北京市的老市長--焦若愚。

焦若愚自己也沒想到當亞運村村長。在市領導推薦他任亞運村村長時,焦若愚又驚又喜。他風趣地說:”好嘛,我當過部長、市長,今天又要當村長。這回可是一擼到底嘍。能上能下嘛。”這詼諧的語言飽含著他對工作的信心和深情。

亞運會不僅是體育運動,而是通過亞運會把中國乃至世界億萬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的交流形式。作為亞運村村長這個東道主,就要在其位,謀其政,讓國際友人滿意。榮任村長的第二天,焦若愚就奔赴亞運村,走馬上任。亞運會迫在眉睫,擺在麵前的許多工作還都沒有就緒。麵對這種種困難,即使他當過多年市長、部長具有豐富的領導經驗,也不能不為之焦慮。那些天裏,焦若愚急得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整天整夜不離亞運村。

村長,中國”第一村村長”這是讓人興奮、令人自豪的稱呼。亞運會在雄壯的樂聲中降下帷幕,焦若愚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北京亞運會的勝利成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焦若愚喜歡這個稱呼,留戀這個稱呼。

焦若愚,1915年生在河南省葉縣三裏灣村。在家鄉讀完小學又考取開封中學。1933年”九一八”事變後,隻身來到北平讀完高中,考取華北大學政治經濟係。為了求學,他節衣縮食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本想學到一些真本領。可是軍閥混戰,當權者腐敗,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蹂躪了學子們的心。在亂世期間,焦若愚逐漸認識到,不推翻封建的反動統治者,不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就不能有一個安靜的課堂。他在北平讀書期間,結識陳大凡,逐漸提高覺悟。1934年他參加了東北人民抗日救國會,193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時光荏苒,戎馬倥傯。抗戰八年,焦若愚從晉察冀轉戰冀熱遼,曆任民運科科長、縣長,地區專員,地委書記等職。1945年日本投降後,又擔任沈陽市市長,沈陽市委第一書記。把沈陽市建成為全國重點工業城市,整整花費了20年的心血。

1965年,焦若愚任我國駐朝鮮大使。”文化大革命”後,他又任駐秘魯大使、駐伊朗大使。1979年,任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1981年任北京市市長、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曾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二大中紀委委員、中共十三大中顧委委員。著有《冀中平原上的民兵鬥爭》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