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裏,尤其是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每個人感受到的有形的無形的壓力都很大。沉重的壓力若不能通過恰當的途徑宣泄出來,很容易導致人的精神問題。當人心裏不痛快,想發宣泄一番時,最理想的宣泄對象自然是與自己最親近的愛人了。所以,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應責備對方心胸狹窄,或嫌對方嘮叨煩人。而要主動接受,並進一步勸慰、疏導,排解其內心的痛苦。
以上五種滿足婚姻幸福的心理需要,你是否都已做到呢?如果沒有,那麼,你就要花一些時間去努力嚐試,去努力配合對方達成幸福美滿婚姻的基本條件,去實現自己用心愛對方的承諾。
“七年之癢”不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哲學家認為:婚姻就像泡茶,第一道茶像戀愛,濃烈馥鬱;第二道茶像新婚,清新可人;第三道茶則像延續多年的婚姻,平淡如水,隻有用心去品味,才能領略其中的真味。
然而,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沒有耐心,他們往往是興高采烈地喝下第一道茶,怡然自得地端起第二杯茶,卻對第三杯茶意興闌珊。在喝“婚姻”這杯茶時,每對夫妻都要經曆這樣的感情階段:熱戀-降溫-平淡無味。大部分的夫妻矛盾都是在最後一個階段產生的,而此時正好是婚姻接近第七年的關頭,因此就有了“七年之癢”的說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曾提出過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可分為三個基本成分:親密、激情與承諾。由這三個部分構成的三角形麵積的大小表示愛情的質和量。三角形的麵積越大,愛情就越豐富。如果將這三種成分按照不同的比例結合,會得到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在這七種愛情中,包含的親密、激情與承諾三種成分越多,婚姻就會越穩定。反之,就有可能遭遇“婚姻之癢”。
夫妻長時間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難免有湯勺碰到碗沿的時候,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摩擦。那麼,為什麼“婚姻之癢”到了第七年就會讓人受不了呢?美國國家注冊音樂治療師、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碩士生導師高天教授對此進行了一番生動的描述。他認為,婚姻就是按照同一個模式循環往複著:女人抱怨-男人辯解-女人生氣-男人發火-女人新的抱怨-男人新的辯解……如果婚姻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狀態時,終會走向破裂。假設一個循環周期為一年,到了第七年問題還沒有解決,那麼,婚姻就會亮起紅燈。
我國北京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侯玉波就“七年之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婚姻是一種‘社會契約’,婚姻發生問題之所以是在第七年,主要是基於婚姻周期中的關注點。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第七年的時候正好是家庭和事業的成熟階段。有孩子的家庭步入婚姻的第七年後,孩子也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獨立的能力,夫妻雙方有精力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再加上現在社會上的誘惑比較多,夫妻雙方都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導致自己覺得自己的婚姻有問題。”
婚姻雖然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但“七年之癢”並非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咒語,也不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隻要我們用心經營,完全可以跨過這個危險期。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學會表達愛意
在相戀階段,我們表達愛意是為了建立和穩固雙方的感情,而進入婚姻階段後,這種表達愛的意識和習慣卻容易被人忽略。其實,夫妻之間,尤其是中年夫妻,更需要經常向對方表達愛意,使對方知道你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依然愛著他(她)。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體貼的動作、一個溫暖的擁抱都可以讓對方體味到你的關懷和情意。
製造浪漫和驚喜
婚姻圍城中的人之所以偶爾會犯“癢”,正是生活過於平淡、乏味所致。所以,如果能經常給愛人製造一些浪漫和驚喜,就可以延長愛情的“保鮮期”。比如說,在陽光燦爛的某天,拋開工作的煩惱,兩人一塊去爬爬山,或者吃一頓燭光晚餐,去咖啡店喝一杯濃鬱的咖啡;在各種紀念日,送愛人一束漂亮的花……這些可以喚起你們戀愛時的美好回憶,還可以為有些沉悶的婚姻生活重新注入生機。
矛盾要及時溝通解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年累月積聚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及時地解決,是導致夫妻“七年之癢”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發生分歧和矛盾時,夫妻要抱著積極、平和的心態,坦誠地交流和溝通,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盡量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如何度過“七年之癢”的方法還有很多,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見解。但總結起來就是:婚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隻有用心去澆灌、去滋潤,才能收獲幸福的碩果。如果單純地將它交給時間去檢驗,那麼它很快就會枯萎、調零。
不越雷池,避開婚戀關係中的三大致命傷
關於婚姻,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認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曾被當作不朽的名言,可是現在,卻遭到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質疑。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約翰·哥特曼持相反的觀點,認為:“不幸的家庭其實是彼此相似的,而幸福的家庭才各不相同。”